教育不是单一的给予,而是启发他、唤醒他、点燃他,这是教育强大的力量。——郭文艳


(资料图)

郭文艳有两个身份,一个是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西平罗乡中心幼儿园园长,另一个是川中社区大学校长。下至3岁的孩子,上至八旬的普通农民,村里的大半数人都曾是她的学生。

“新乡市优秀园长”“新乡市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郭文艳在这些年获得了许多荣誉。是怎样的梦想和追求造就了今日的郭文艳?一切还得从一位老园长说起。

从追随者到开拓者 初心不改为教育

郭文艳小时候,村里出了位名叫张青娥的女大学生。爱学习、爱读书、很勤奋的张青娥触动了年幼的郭文艳。从那时起,一个梦想在她心中发芽——成为像张青娥一样有学识的人。而这位同乡在往后的日子里,也成了她人生道路上的重要导师。

郭文艳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央广网发)

2002年,从新乡市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郭文艳如愿来到了张青娥当时所在的幼儿园工作。在张青娥心里,一直有个梦想,那就是去建设乡村教育。2012年,辉县市在西平罗乡成立了侯兆川教育文化中心(简称“川中”),建有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当地人习惯把西平罗乡中心幼儿园称作川中幼儿园。学校有了,教师从哪里来?郭文艳当时的园长张青娥主动请缨。

因为张青娥的一句“想干事业的跟我来”,郭文艳和她的七位姐妹也毅然放弃了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追随着老园长来到了侯兆川,开启了在川中幼儿园奋斗的日子。这一干便是10年。

没水电、没桌椅、没大门……初到川中幼儿园,简陋的环境和艰苦的教学条件成了她们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在老园长张青娥的带领下,郭文艳和同事们白手起家,从零做起。为了让孩子亲近大自然,老园长张青娥计划把学校旁的60亩荒地开垦成生态种植园。说干就干!出身农村的郭文艳,从小就练就了吃苦的精神。她日出而作,清晨五点钟便开始工作,拔草施肥,披星戴月日落天黑才收工。

郭文艳给孩子讲解植物知识(央广网发)

硬件条件改善了,软件也要跟上。教育均衡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上,更应该体现在学校的软实力上。如何让乡村的孩子像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面对乡村教育现实,经过思考,郭文艳和她的同事们确定了自己的理念。

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是乡村教育特有的宝物。她们因地制宜,开发了适合乡村孩子发展的课程,葫芦、花生、玉米也成为了孩子们学习的材料。在课程中,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也得到了锻炼。

有人问郭文艳,累么?累。但是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和闪着光的眼睛,郭文艳觉得这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工作起来浑身都是劲儿。

郭文艳和孩子们一起在种植园采摘(央广网发)

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留守儿童多、老人多、妇女多,村民对教育认知欠缺是乡村教育的现状。在幼教实践中,郭文艳意识到乡村不仅要有专业的教师,更要有优秀的家长。想要改变孩子,首先得改变家长。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为了更好地改变家长的思想意识,2014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孙庆忠教授的指导和引领下,郭文艳带领着同事们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以幼儿园为依托的乡村社区大学——川中社区大学,形成了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学习共同体。

“社区大学是以家园共育为起点建立的,但它不是家长学校、也不是农民技术学校,它是成人终身学习的公民学校。”比起传授知识,郭文艳更想通过学习来改变村民的生活方式,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能力。

理念确定了,剩下的就是实干。

做社区大学难么?“难!难就难在你捧着一颗心去了,别人不见得会理解你。”但郭文艳骨子里就是个不服输的人。“无论多难的事儿,只要用心就好!”学员们缺席排练,她就上门动员。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最终,她的实干精神打动了当地百姓。

郭文艳在社区大学给村民上课(央广网发)

通过教育帮助老百姓在乡村寻找诗和远方

这些年,在郭文艳的和老师们的带动下,村里人活跃了起来,握着锄头的双手如今拿起了画笔,擦拭炉台的人,现今拾起了乐器。情绪和思想上的转变让村民的精神变得不一样了,他们的世界也不一样了。

一所理想的乡村学校,不仅要成为一所好的育人场所,还要成为改造乡村社会的中心。

郭文艳常说,教育不是单一的给予,而是启发他、唤醒他、点燃他,这是教育强大的力量。在她看来,社区大学一方面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学习共同体,同时也承担起了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的责任和使命。“老师在带领他们学习的过程中也成为了传播乡村文明的使者,用我们的爱心来温暖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让他们都能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老百姓在这里也可以寻找生命中的诗和远方。”

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对郭文艳来说,工作,更像是一场对自我价值的追寻。当你坚定地做下去的时候,所有的困难都会找到解决办法。

谈及未来,郭文艳表示自己的初心是成为一名幼教专家,“但现在的我依旧离心中想要成为的自己很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