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活“土特产”,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江苏徐州以打造”高效农业为己任,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自身区位优势,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擦亮“农香徐来”这一主导区域公用品牌,做精特色蔬菜,做大食用菌产业,推动地方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徐州特色的产业振兴道路。

“三结义”

农文旅助力产业兴


(资料图)

春日桃花朵朵开,“美丽经济”热起来。3月25日,2023中国·新沂第八届桃花节暨文旅消费推广季启动仪式开幕。活动以“桃醉春天 美丽新沂”为主题,在时集镇万亩桃花园基地举办,以节会友、以花为媒,推介资源禀赋、促进交流合作,提升本地水蜜桃和乡村旅游品牌影响力,助力相关产业做大做强。桃花节以桃园交友联谊会、“粉黛桃源”时集美食及文创体验为特色,采用农文旅融合、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宣传推介新沂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成果。现场,总投资6.4亿元的12个重点农业招商项目签约落地,涵盖现代种植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领域。

这里桃花灼灼,那边“樱”你而富。正值晚春好时光,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庄镇山黄村圣人窝的樱桃也迎来了丰收季。4月28日,“寻梦圣人窝·醉在樱桃谷”2023年圣人窝第十八届樱桃采摘节在这里举行,目前,全村共有樱桃树10万余株。种植户薛超告诉记者,今年他承包20多亩土地,栽种1000棵樱桃树,现在正是采摘旺季,预计今年的纯收益达10万多元。望着累累硕果,薛超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边有美丽经济,那边有“帝王龙虾”。同在4月,徐州沛县田美韩楼·帝王龙虾节正式启动。4月28日,微山湖畔湖西农场韩楼村帝王龙虾正式开捕。随着总指挥一声洪亮的口令,16艘船争相驶进塘中开笼捕虾,岸边围满了前来游玩的游客。近年来沛县胡寨镇和湖西农场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养殖和观光旅游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五一’期间,胡寨镇和湖西农场进一步依托区位优势,讲好湖西故事,打造优质农产及民宿,带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推动农文旅全面融合发展,呈现一场美食盛宴、文旅盛会、节日盛典,让更多的游人亲近自然、品味美好、融入湖乡。

“一招鲜”

田野奏响致富曲

在徐州新沂,港头镇付庄村的花木电商火出了“圈”,主播向“八方来客”讲述多肉种植技术,引发众多网友关注。付庄村多肉种植面积260余亩,建成中高端大棚70栋,带动20余户当地群众参与种植,当地以多肉为介,不断丰富多肉内涵,拉长多肉产业链,提升多肉梅花附加值,每年产销1000多万,正在成为当地耀眼的特色农业生态名片。

辣椒育种是沛县敬安镇的特色传统产业,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敬安镇大力招引辣椒育种产业人才,用科技赋能企业发展,再以龙头企业带动全镇育种产业发展。全镇辣椒育种面积已达1.6万亩,平均亩纯效益1.5万元,每年实现育种生产产值3亿多,直接带动镇内近5万农民致富,种植地辐射带动周边3省5市,产销占据全国辣椒育种市场的“半壁江山”。

在睢宁高作镇官杨社区,2021年社区引进了“造型树”种植项目,育苗基地里种植了柱状紫薇、柱状白蜡、紫薇花瓶等,这些苗木全部是“订单种植”,销往全国各地,每年销售额达到5000多万,群众常年务工人数达到50人左右,一旁除草的80岁蔡阿姨说,“没想到呵,俺老太婆也能拿工资了,仿佛找到了曾经的青年岁月!现如今,造型树产业正不断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品牌响”

购销两旺促增收

行走在徐州各地,特色农业各有千秋,“农香徐来”农产品品牌也日渐响亮。今年4月丰县梁寨镇的蒜薹进入丰收季,当地农产品经济人也活跃起来,在他们牵针引线下,来自国内各地的收购商早已等候在村头,展开蒜薹收购大战,来来往往的运输车辆会将蒜薹销往全国各地,今年随着价格大幅提升,仅薹蒜一项,蒜农亩收入就能达到5000多元。

而贾汪耿集镇的设施草莓,据园区工作人员介绍,每到草莓盛果之时,周边的游客们都迫不及待,前来尝鲜。如今,“徐州草莓看贾汪、贾汪草莓看耿集”已成为业内共识,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的亮丽名片。订单化种植,经纪人奔忙,当地特色设施蔬菜产业,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依靠“菜篮子”鼓起了“钱袋子”,蔬菜温室大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聚宝棚”。

走进江苏农爱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上的工人穿着食品防护服,正对蒜米进行质量分拣,随后这些大蒜将飘洋过海销东南亚各国。这家大蒜加工企业,正在由单一的保鲜大蒜等农产品初级加工企业,发展成集农副产品收购加工、出口贸易、国际品牌培育等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董事长付保华介绍说,企业带动标准化种植4.18万亩,7000余户农民 种植大蒜,户均增收42700元。立足大蒜产业,徐州中晚熟大蒜产业集群在国内外品牌价值不断扬升,以品牌农业的开发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成功把“一头蒜”做成名振全球。

做好“土特产”文章,“土”是根基,“特”是招牌,“产”是保障。下一步,徐州将继续发挥本土农业资源优势,围绕五大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形成龙头企业驱动、配套企业带动、产业集群联动的发展模式,做好“土特产”文章。

记者 蔡思祥

编辑:孟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