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作者:七月方舟

我原本只是一个在流水线上的打工妹。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由于父亲治病需要很多钱,身为家中老大的我高考落榜后就南下打工。我先是在深圳一家经营纯净水的小店里卖桶装水,那里的条件很差,夜晚睡在店里的阁楼里,有很多蚊虫叮咬,做饭也不方便,只能吃快餐。教我熟悉业务的员工是一位少妇,对我态度很冷漠,总是数落我这也不会那也不会,我一气之下就逃离了那里。

随后,我进了一家工厂做流水线。尽管我工作很努力,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可是薪资微薄,总是入不敷出。我不甘愿自己就像一枚工厂的螺丝,在流水线上默默地流淌自己的汗水,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有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抗争。当然,我也得感谢打工的经历,这些经历磨砺了我的意志,激发了我的斗志,我不甘于命运的安排,决定在逆境中努力自学,等待机会。

有年秋天,我打工返回家乡,看到家乡一所乡村小学在招聘代课教师,没想到去面试竟然成功了。但我知道自己学历低,又没有教师资格证,即使是一名代课教师,也不是长久之计,得努力自学,拿到大学文凭,考到教师资格证,才配得上一名人民教师。我知道这样的难度很大,但我还是勇敢地面对了。我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报名自考,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工作之余我就见缝插针地看书与刷题,了解每一篇文学作品的内容与艺术特色。文学概论比较深奥,我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并查找资料,把不懂的问题一一弄懂为止。不久后正好碰上市自考一年可以考四次,我每次报的科目都顺利地通过了,最多的一次报了三门科目。大家都说自考是打持久战,没想到我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就快速地通过了所有课程的考试。

我清晰地记得那一天:2004年6月,我荣幸地拿到了湖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专文凭。看着我用奋斗的汗水换来的红色的毕业证书,我欣喜若狂,忍不住在心里为自己唱出了歌声。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有了自考大专文凭后,我没有松懈,我知道这只是走出了人生的第一个转身。

我趁热打铁,备考教师资格证。我买来教育学、心理学书籍,日夜苦学,还同时报考了普通话测试,普通话不仅要多听还要多练,当时我的拼音发音不准,为此我特意请了专业的老师为我上课,指导我正音,经过一个月的勤学苦练,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前后鼻音、鼻音与边音以及儿化音发音终于达标了。为了检验和锻炼自己,我还去了外地的民办学校任教,那个新设立的学校有一个好校长,她是当地的数学名师,刚从公立学校退休,教学理念先进,很敬业,课改搞得非常好,在那里我得到了锻炼,成长得很快,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我一直坚持半工半读,经过一年的努力,我通过了教育学、心理学与普通话的考试,成功地拿到了教师资格证。

2006年暑假,我参加了区招教考试,这次笔试我拿到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成绩出来后我努力为面试做准备,虚心地到当地名师家中请教,回家后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地练习讲课,在面试中我又获得了第三名。更幸运的是,这次本区的学校刚好招三个人,就这样,我顺理成章成为了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师。我激动得热泪盈眶,高呼丑小鸭终于变成白天鹅啦!

这一次转身,让我看到生活的阳光是金色的,我拥抱这金色时,笑意在脸上闪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