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三亚新闻网8月16日消息(记者张慧膑)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记者从三亚农投集团获悉,今年以来,该集团加快三亚海上现代渔业产业园建设步伐,推动渔业全产业链开发,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三亚经济发展的“蓝色引擎”,服务海洋强市战略,“三个走”(“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奏响渔业发展强音。

目前,三亚农投集团已成立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陈松林为首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完成以三亚湾农渔业区海域为核心,贯通西岛旅游区、担油港港区双通廊,形成海洋牧场组团、休闲渔业组团、陆域综合配套组团的“一核心两通廊三组团”整体规划布局,实现全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园建设一期将率先建设以一座超大型海上综合渔旅平台为中心、布设7座桁架类智能养殖平台及N口重力式深水网箱的“1+7+N”具有独特美学和显著地标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渔旅融合是渔业发展的重要一环,目前三亚农投集团大力发展人海和谐的“蓝色文旅”,争创海洋时尚消费亮点。与山东海洋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动“南海之星”大型渔旅综合平台的选型建设,全力打造三亚“海上太古里+亚特兰蒂斯”。投资二艘23.98米休闲渔船正在建造中,预计今年8月下旬陆续交付使用,建成后将是海南省首艘大型休闲渔船。

同时,投资一座40×15米渔旅平台,预计今年11月前交付使用。与省休闲渔业协会、三亚悦山海公司签署休闲运营合作,预计本月率先启动休闲垂钓、观光等业态,谋划开展海钓赛事、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等。

“我们聚焦发力水产种业,构建海陆岛联动发展的水产种业体系。”三亚农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当前与国家种业阵型企业晨海水产强强联手,同步引进蓝粮、青利、德林、春蕾等优势企业形成合力,在三亚湾农渔业区海域筹建全国最大的海上海水鱼亲鱼保种基地。同时,培育高值特色化养殖品种,实现错位发展,在单一的金鲳鱼上,加快养殖品种结构调整,推动石斑鱼深远海养殖并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同步开展黄鳍金枪鱼、高体鰤、军曹鱼、马友鱼、贻贝、牡蛎等高值品种的试养工作;开展水产贸易与加工预制菜,形成产业链闭环。

此外,三亚农投集团积极谋划建设海陆联动的海鲜交易市场和三位一体的供应链体系,整合深圳祥昌隆、海南大顺发、马来西亚双龙集团、三亚海鲜餐饮协会等渠道资源,坚决将三亚的海鲜品质“提上去”,价格“打下来”,让“来三亚吃海鲜”成为自贸港的金字招牌。

在系列有力举措的加持下,三亚农投集团渔业成果累累。据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养殖鱼累计销售量超过135万斤,顺利完成2023年金鲳鱼养殖项目680万尾投苗任务。实现“单口网箱燕子鲳年产18万斤”的行业高产典范。深水网箱养殖呈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趋势发展,生产安全“零事故”,经济效益稳步增长。不断提高养殖装备的设施化和机械化水平。已开工建设两艘养殖机动船将在年内完成交付,已完成第一座桁架式平台的选型设计,拟于9月开工建设,2024年初交付使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