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随着8月20日“出伏”,今年长达40天的“三伏天”已经“谢幕”。8月23日迎来处暑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
时至处暑,意即“出暑”。暑热消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并不是暑气马上下降就凉爽了,真正开始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之后。尤其是地处热带的三亚,处暑期间天气仍然湿热,但已呈降温趋势。
处暑后天气变凉,要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每天早卧早起。此外,还要适当午睡。“早卧”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收敛太多。充足的睡眠,可消除人体的疲劳,使人的大脑及肢体得到充分的休息。睡眠还能使人体产生更多的抗原抗体,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
处暑节气,虽有金风送爽,但天气变化无常。因而着衣不宜太多,以凉而不寒为宜,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由于脐部是人体最易受凉的部位,着凉会影响脾胃功能,因此要注意脐部保暖。
秋季气候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从立秋到处暑,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色,故有“秋老虎”之说。《黄帝内经》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处暑节气,在饮食上要“增酸减辛”,以助肝气,可以多吃苹果、葡萄、柠檬、山楂等酸味食品。此时,还应多喝水补津液,适当补充具有滋阴润燥作用的食物,如粳米、糯米、南瓜、萝卜、蜂蜜、芝麻、百合、银耳、梨、荸荠等。荤食类可以选鸭肉、河鱼、河虾等。但是,随着天气转寒,像西瓜这类大寒的瓜果,则要少吃或不吃。同时,为防止燥邪伤肺,饮食上应少吃煎炸、辛辣等食物。
处暑后,虽然白天依旧较热,但早晚天气往往凉爽而舒适,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运动可以选择快走、慢跑、太极拳等较为舒缓的运动,老少皆宜,可强身健体。但要注意的是运动要适度,不可过于剧烈,以免大量出汗而损伤阳气,给寒邪可乘之机。同时,早晚运动时可适当增添衣物,以免着凉。
处暑后秋意越来越明显,秋五行属金,与悲相应,也就是说秋天人们容易产生悲伤忧郁的情绪。因此,处暑时节在精神调养上宜“安静性情”,学会收敛神气,安静情绪,切勿情绪大起大落。平常可通过一些修身养性的活动来调养精神,如多听舒缓的音乐、练习书法、钓鱼等。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卢智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