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新华社合肥8月17日电(记者陈尚营、戴威)16日,位于安徽省境内的引江济淮工程航道江淮沟通段正式向社会船只开放。这一沟通江淮、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国第二条南北水运大通道开启试运行。
8月16日,船只在引江济淮工程航道江淮沟通段航行(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引江济淮工程连通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和另一条大河淮河,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结合农业灌溉补水、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排涝等综合利用。
其中,江淮运河航道是中国在建规模最大、路线最长的人工运河,航道总里程约355公里,二级航道约186公里,三级航道约169公里。
当日上午,在安徽省合肥市派河口水上服务区,随着一声声汽笛鸣响,一艘艘轮船从这里缓缓驶出,向北驶向淮河。与此同时,在100多公里外的瓦埠湖入淮口,轮船列队经过东淝河船闸,向南朝巢湖、长江行驶。
“以往我们的船从淮河到长江要绕道而行。引江济淮航道开通以后,航行总里程缩短了300多公里。”来自安徽淮南的船主彭亚一早驾船驶过江淮运河航道,“航道条件很好,现代化的综合服务区能够补给生活物资和排放船舶污染物,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
8月16日,船只在引江济淮工程航道江淮沟通段航行(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早在约1800年前,沟通江淮的构想就已出现。东汉末年,曹操曾设想开凿人工河,使淮河的战船能够进入长江,但最终未能实现。而今,当年的“曹操运河遗址”已是合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沟通江淮的愿望也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照进现实。
江淮运河通航后,安徽境内形成“工”字形航道水运网,改变了淮河地区与长江地区之间水运绕道京杭大运河的现状,缩短了200公里至600公里运输航程。
“通航后,水路运输将更通畅、更便捷、更经济、更环保。”安徽省引江济淮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陈曦介绍,经测算,通航后未来每年可节约大宗货物运费超过60亿元,每年可减少碳排放近18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