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务评价体系研究成果综述具体怎么样的呢?

我国对企业财务评价体系的研究较晚,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理论界和实务界来对这方面的研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1.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及操作细则

1999年6月1日,财政部、国经济贸易委员会、人事部、国发展计划委员会联合颁布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与《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等文件,确立了国有资本金绩效议价体系。将整个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由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和评议指标共32项组成。并运用功效系数法对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价,以考核经营者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并就评价结果与薪酬和晋升挂钩。

2002年后,该指标体系由32项变为24项。修订后的评价体系一方面拓展了其运用领域,由国有企业推广到一般的企业;另一方面使指标体系在简化的基础上更为科学和合理。但应当看到,该体系是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实施的评价,注重的是评价结果,对管理的作用在于其结果的反馈价值,即根据评价结果,总结企业管理成功的经验,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为企业今后加强管理,提高业绩提供参考。因此,不能将企业的业绩形成过程与企业的价值创造和战略目标统一起来。

2. 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评价体系

郭复初教授提出了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评价体系。该体系将衡计分卡与eva有机结合。首先用eva作为财务层面的唯一指标取代了计分卡中财务方面的核心评价指标投报酬率,体现了价值创造这一根本目标;其次,将客户指标、内部过程指标、与成长指标分别分解为影响当前eva结果的指标(简称当前指标)和影响未来eva增长的指标(简称未来指标),多角度地反映企业价值创造,不但可以保障反映结果公允,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虚报经营成果的舞弊行为。正如作者自己指出的一样,该财务评价体系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是区分“当前指标”和“未来指标”存在技术难度。其次是eva指标在进行业绩评价时存在适用范围的问题。可见,该体系仍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现行财务评价体系存在的局限体现在哪里?

1.财务分析中对有关企业的人力资本、无形资产等知识资产的信息利用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和信息化技术对现代企业的渗透力越来越强,企业对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的投入越来越多。新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表现为人才、技术和创新能力的竞争,人才、知识、技术将取代有形资产成为企业经营的核心,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由于现行财务报表体系对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本的计量与披露方面存在较大缺陷,所以包括企业智力资本、自创商誉及知识产权的信息在财务分析中得不到利用。

2.现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础是以货表示的经济活动,从而将分析的范围限制在以货量化的信息范围之内

目前的财务分析指标大多使用的是数量资料,而很少考虑非货计量因素。但是,随着各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和风险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方面,行业转换、技术进步、政府行为和需求的改变以及竞争对手的活动等对于公司的经营成败都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企业组织制度、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管理层价值观与能力等相关非货信息,在现行财务报表中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另外,目前的财务分析评价体系是建立在工业企业基础之上的,不仅分析评价对象局限于企业有形资产,选用的指标局限于可用货计量的定量指标,不能确切地反映知识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的真实情况。

3.对财务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评价时未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的财务报表信息反映了经济活动“静”的方面,而忽视了“动”的方面。动态信息往往更重要,因为“动态”代表事物的前进与发展,比如人力资本就是企业中最活跃最处于动态运动中的生产要素之一。现行的财务分析评价内容局限于企业静态状况,对企业持续发展情况下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评价不足,比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是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但这些指标是以企业清算为前提的,重视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却忽视了企业在将来因继续经营而增加的现金流量的能力,比如有些企业拥有良好的商誉,有的企业仅凭其产品品牌就有很强的融资能力;有些高科技企业在发展初期其各项财务指标可能并不如意,但其拥有的高科技人才队伍可能会在其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给企业带来无穷的财富。这些信息在现行财务报表体系中未得到充分反映,在财务分析中也未充分利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