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鞋、修电瓶车,出门5分钟就能找到便民小店;观影看戏、读书赏画,在家门口的社区就可以选择;尝美食、品咖啡,“特色市集”“潮流街区”步行10分钟可到……姑苏区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让居民步行不超过15分钟就能满足衣食住行等日常基本消费需求,在家门口享受品质生活。


(资料图)

缺什么补什么

这是一个“贴心的圈”

“我家走到社区就五分钟,每天中午来吃饭,有时候衣裳破了还能拿来补补,上周刚在这里理了发,真的很方便!”在大公园社区开设的“悦邻小铺”,将居民需要的理发、缝补等服务引入,为居民提供便利。

古城很多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群都有缝补、修鞋、修电动车等需求。对于他们来说,“小修小补”的回归,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让“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更贴心。

聚焦居民所需所盼,姑苏区利用各种空间资源,让“小修小补”有序回归社区。里河社区在玉兰苑广场上开辟“修补空间”,让居民曹阿姨在此为邻居提供修补服务;网师巷社区将便民亭改装成电动车维修亭,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专业师傅……将居民的需求清单有效转化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满意清单。

关注居民需求

这是一个“舒心的圈”

松软的馒头、现熬的白粥、卤蛋、豆浆、大馄饨……从今年3月开始,里河社区食堂向居民们推出早餐服务,为大家解决早起吃早餐的问题,品类丰富的早餐让辖区不少老人和上班族点赞。

在古城很多社区,积极培育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仅满足居民物质需求,生活品质需求也同样得到重视。近日,里河社区小广场上人头攒动,这是社区为居民策划的一场“露天电影”+“海棠市集”的广场主题活动。为了满足居民多层次的文化需求,社区还充分利用文化活动室、社区剧场、玉兰苑广场等多个公共文化空间,策划组织多种形式的儿童、亲子活动,倡导营造多元化、接地气的文化氛围。

暑期来临,针对双职工家庭对孩子的学习和照料无法兼顾的问题,里河社区还以“暑期夏令营”的形式开展托幼服务,让孩子们在假期有人管、有事做、学知识、长本领,解决双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

小消费大潜力

这是一个“活力消费圈”

“早上7点半出门,5分钟就能把小孙子送到幼儿园,再步行10分钟,到双塔市集买菜。中午时分,约上老姐妹到十全街老字号面馆吃面,午后,还能逛一逛美术馆。”谈起周边生活便利性,大公园社区居民李阿姨很是满意。

“幸福子城圈”是双塔街道精心打造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圈内不仅配齐了便利店、农贸市场等基本保障类业态,也有特色餐饮、艺术馆、书店书吧等品质提升类业态。自2019年改造以来,双塔市集不仅具备菜场功能,还融入了图书、咖啡、小食等众多业态,丰富了周边居民的生活,也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体验。作为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十全街是古城消费力的主战场之一,这条潮流街巷以“在地文化+艺术”为主要内容进行深度消费探索,进一步激发古城消费活力。

十全街和双塔市集的“火”不仅让周边居民生活品质提升了,也可以看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正在让联通经济社会微循环的“毛细血管”更加通畅,为经济发展的“肌体”增添更多活力。 

下一步,姑苏区将立足群众需求,进一步丰富设施业态,提高居民消费便利度,打造宜居、宜业的舒心环境,真正把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成居民的“幸福圈”。

来源:苏州姑苏发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