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夏收接近尾声,位于广西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的中国—东盟稻作文化园,1000多亩金黄的水稻已颗粒归仓。

中国—东盟稻作文化园风光秀美(央广网发 谢嘉威 摄)

中国—东盟稻作文化园是南宁市青秀区重点打造的国家级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园,以“水稻”为中心元素,计划建设成为辐射东盟十国的水稻产业示范引领区及城乡融合改革试验区,可为中国与东盟国家提供稻作文化交流新窗口、新平台。

农机手在进行水稻收割作业(央广网发谢嘉威摄)

近年来,中国—东盟稻作文化园大力实施“小田并大田”高标准农田建设,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农机+科技”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水稻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利用智慧农业云平台实时观测水稻种植情况,通过互联网进行高效、精细化灌溉,达到省工增产的效果。

农机手将金黄的稻谷装车,准备运送(央广网发 谢嘉威 摄)

农机手将金黄的稻谷装车,准备运送(央广网发 谢嘉威 摄)

据了解,接下来,中国—东盟稻作文化园将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规模化、机械化和技术化水平。同时,围绕“稻”主题,加快建设集稻田观光、学校研学、稻米文化研究、有机米加工、米食品展示、康养旅游于一体的三产融合水稻产业示范引领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