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8月1日报道,据印度政府方面的消息人士透露,随着特斯拉考虑在印度建厂,印度官员希望该公司效仿苹果公司的模式,寻求当地企业与相关的中国供应商合作。消息人士提到,印方正在逐案批准一些中国供应商与印度公司的合资伙伴关系。

为寻求全球市场扩张,近几周来特斯拉一直在与印度方面就建厂事宜进行谈判。据悉,印度的工厂可能会生产售价约2.4万美元(合17.24美元)的汽车,供当地销售和出口。

由于印度国内尚不具备能够真正生产动力电池的企业,即便当地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塔塔汽车也要从中国进口零部件,因此能否引入中国供应商成为特斯拉控制成本的关键。


(资料图片)

据三位直接了解谈判情况的印度官员表示,特斯拉高管告知印度政府,希望让一些来自中国的供应商在当地建立基地,以加强其供应链。

此前,比亚迪因投资提案面临印度政府方面的审查,被迫搁置了在印度投资10亿美元建电动汽车工厂的计划。审议过程中,印度官员提出了“对中国在印投资安全的担忧”,还有官员表示“现有规则不允许此类投资”。

据路透社8月2日的最新报道,比亚迪在印度再遭审查,该公司被指对其在印度组装和销售的汽车征收的进口零部件关税过低。

消息人士称,印度收入情报局(DRI)表示,比亚迪少缴纳了7.3亿卢比(约合人民币6352.9万元)的税款。在DRI发布初步调查结果后,比亚迪已经存入这笔钱,但调查并未终止,比亚迪可能面临额外罚款。

为保护民族汽车企业,印度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征以高关税。目前进口车关税范围在60%至100%,其中售价在30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26.4万元)以上的汽车面临100%的进口关税。

而在合资控股方面,印媒《商业标准报》3月底报道称,印度计划允许在印合资设厂的中国企业获得更多股份,上限从24%提升至49%,但仍需要将多数股权转让给印方合资伙伴以确保后者得到控制权。

而在2020年,印度政府更改了外国直接投资政策,要求来自与印度陆地接壤的国家的在印投资必须获得政府批准。

作为极具增长潜力的市场,印度是各大汽车品牌的争夺之地。但种种迹象表明,眼下印度似乎并非中国汽车制造商及产业链公司的福地。

基于这一背景,对于特斯拉本次引入中国合作伙伴的要求,官员们建议其效仿苹果采取“变通办法”,即让中国供应商寻找印度当地的合资伙伴,通过双方成立合资企业的方式,将特斯拉的中国供应商引入印度市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