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8月2日上午,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在章丘区官庄街道石匣村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南市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有关情况。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正处级领导干部张明战介绍:“按照国家A级景区标准提档升级乡村旅游,扶持建设长清区马套村、章丘区石匣村等8个生态良好、基础完善、特色鲜明的3A级乡村旅游景区,打造席家庄等景区化村庄77个。”济南市文旅局坚持多业融合,推动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做优资源整合、做强产业融合、做深文化赋能,培育出一批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的实践“样板”。

为推动乡村旅游规范化发展,近年来,济南不断健全完善部门联合、市区(县)联动的合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机制。制定扶持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相关政策措施,强化资金支持,市财政每年统筹安排3000余万元扶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同时,制定《“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济南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指导和推动5个区县编制县域旅游发展规划、20多个涉及乡村旅游的片区制定专项规划和30多个村庄景区化提升规划、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等,形成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其中,章丘区编制全区旅游规划2个、街道、镇旅游规划7个、景区化村庄规划11个。围绕强化人才支撑,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累计培训乡村旅游从业人员1500余人次,培养了一批乡村旅游明白人和带头人。

目前,全市策划打造了不同特色的乡村旅游线路20条,推出一批郊野泉水游、红色研学游等主题线路产品,打造了历城区东泉乡村度假、莱芜区雪野乡村度假、平阴县芳蕾玫瑰等一批乡村旅游精品项目。突出乡村文化资源挖掘和市场转化,济南打造了章丘区三德范村、石匣村、石子口村,商河县孟庄铺村等一批乡村文化旅游名村样板。

为破解民宿发展瓶颈,济南市率先在省内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民宿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济南市民宿管理办法》和四个配套标准(条件),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申办手续。据悉,市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2000万元民宿业发展专项资金,为全省民宿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济南做法。截至目前,全市授牌“泉城人家”民宿集聚区15个、精品民宿650个、客房1925间,带动62个村旅游发展。

“下一步,济南还将在完善政策标准、加快提质增效、突出特色打造和壮大民宿市场四方面入手,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张明战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