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晚间,工商银行公布了2022年经营情况。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22年,工商银行经营指标稳中向好,“强优大”经营特征持续彰显,体现了工商银行对价值创造、市场地位、风险管控、资本约束的统筹平衡,彰显了稳健经营特质和强劲发展韧性,显示出未来增长的深厚潜能。具体表现为:夯实“强”的基础,资本充足率达到19%以上,保持市场领先;拨备覆盖率稳定在200%以上,资产拨备余额近8000亿元(人民币,下同),风险抵御能力增强;不良贷款率降至1.38%,资产质量保持稳健。延续“优”的质态,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保持市场较优水平;净利息收益率(NIM)1.92%,在市场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保持在合理区间。巩固“大”的优势,总资产增加至近40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8400亿元;净利润突破3600亿元,增速3.1%。

服务实体提质增效 充分展现大行担当


(相关资料图)

2022年,工商银行深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措施,及时出台助力稳增长具体安排,靠前发力、精准发力、充足发力,突出主责主业,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大行引领和支柱作用。

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工商银行通过贷款、债券、租赁、投资等工具,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超过6.4万亿元,其中,境内人民币贷款增加超过2.6万亿元,实现同比多增、逐季稳增、市场领先;债券投资净增超1.2万亿元,保持第一。同时,顺应市场利率下行走势,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持续向实体经济合理减费让利。

信贷资金投放精准直达。2022年,工商银行制造业、绿色、科创、普惠、涉农等领域的贷款规模保持领先,贷款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增速,有力地支持了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3万亿元,增速超过40%;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余额在国内同业中首家“双破万亿”,有效支持国产大飞机、复兴号动车组、载人航天等一批“国之重器”建设。绿色贷款余额近4万亿元,保持市场领先。普惠贷款增速超过40%。

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均衡有效。工商银行统筹服务重点区域和发展区域,不断增强金融资源在城乡、区域、人群之间配置的均衡性。加大对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中部及成渝等重点区域资源支持的同时,优化对信贷增长缓慢地区的资源投入,增强金融资源配置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深入实施城乡联动发展战略,涉农贷款余额超过3万亿元,“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覆盖城乡,工银“兴农通”线上涉农用户超1.4亿户。

全面筑牢风险堤坝 高质量发展根基更牢固

工商银行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围绕“管住人、看住钱、扎牢制度防火墙”主线,推进风险主动防、智能控、全面管,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全力让风险应对走在市场曲线前面。

资产质量保持稳健态势。工商银行扎实推进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强化一道防线风险管理职责,全面推行风险官制度。不良贷款率稳中有降;逾期贷款率1.22%,比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的“剪刀差”连续11个季度为负。同时,综合运用多种处置方式,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全年清收处置转化不良贷款1700多亿元,整体资产更加清晰、洁净。

全面风险管理能力持续提升。针对风险形势新变化,工商银行实施境内境外机构、表内表外业务、商行投行业务和其他业务、线上线下、总行和下属机构“五个一本账”管理,健全货币、外汇、债券、股票、商品等“五大市场”风险联防联控机制,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各类风险总体可控。发挥风险管理优势,主动向300多家同业输出风控技术和工具,助力维护金融稳定大局。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深化长效公益机制

工商银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把公益事业作为践行大行担当的重要使命,全年累计开展定点帮扶、服务赛会、关爱儿童、金融宣传等志愿公益活动1.3万场,公益慈善投入近1.3亿元。

在集团公益品牌“工银光明行”统领下,工商银行推出2022年“爱心计划”,通过汇集公益力量、规范项目运作,形成公益资源共享和项目共建机制。其中,“健康快车”项目为贫困地区白内障患者提供免费治疗,累计捐赠超3300万元,先后为1.3万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复明手术。“童心港湾”项目聚焦留守儿童关爱站点建设,服务农村留守儿童万余人次。深耕“工行驿站+”公益惠民服务体系建设,依托1.55万家工行驿站开展“关爱”系列主题活动12万次,服务新市民等客群2100万人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