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今年来,西安市莲湖区民政局积极探索社会救助服务新模式,不断推进“物质+服务”联合救助,满足困难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生活需求。

“琳琳,每次看到你们我都特别开心,让我知道也有人惦记着。” 王桂芳(化名)拉着社工董琳琳的手感慨地说。

家住北关街道青门小区的王桂芳今年84岁,老伴去世多年,几年前女儿也因病去世,依靠低保救助金维系生活。近年来,王桂芳老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大不如从前,逐渐对生活失去信心。2022年3月份,莲湖区艾乐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服务过程中,通过社区了解到老人的具体情况,和社区商议一致后,决定为老人开展心理疏导和生活照料服务。就这样,负责王桂芳老人的社工董琳琳和同事开始了这场“爱心接力”。

邀请邻居与老人多走动、呼吁物业对老人多关心、安排心理咨询师每月上门心理疏导、号召志愿者和爱心企业多次慰问……在持续跟进服务中,王桂芳老人精神状态有了很大改善,再也没有轻生的念头。

这一年,像王桂芳这样享受“物质+服务”的困难群众不在少数。今年11岁的小语(化名),从小母亲失联,今年5月份父亲意外去世,突然的家庭变故,让小语变得沉默寡言。就小语的心理创伤和社交回避等问题,社工们采取了“一对一”心理辅导,并邀请小语的监护人一起参加莲湖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组织的“周末爸妈”小组活动,链接“周末爸妈”成员张妈妈与其“一对一”结对进行关爱支持,经过半年的悉心关爱与跟踪服务,现在的小语自信阳光,笑容也多了起来。

小晨(化名)今年10岁,从小父母离异,跟父亲相依为命,父亲初中文化,腿部有残疾,无工作能力,靠着低保救助金维持生活,面对孩子上学各项费用压力,孩子父亲陷入困境,孩子也整日闷闷不乐。了解情况后,工作人员发起了爱心捐款申请,西安广仁慈善功德会与爱心人士为小晨送去了春秋两季的午餐费和延时班辅导费,缓解了父亲的焦虑,让孩子安心读书。同时链接了西安外事学院的大学生给小晨进行“一对一”课业辅导,并邀请小晨和爸爸一起参与心理赋能小组活动,鼓励他们多参加社区活动,经过跟踪帮扶服务,小晨和父亲的状态都有了明显改善。

一年来,莲湖区大力推行“物质+服务”救助模式,为有需要的家庭量身定制不同的解决方案。“我们聚焦困难群众需求,开展定制化救助服务,根据困难程度、需求紧迫度、个人化救助诉求等,提供精准陪伴式、立体救助式、一户一策式等不同的解决方案。通过对低保困难家庭的需求调研,组织招募大学生志愿者18人对困难孩子进行‘一对一’辅导,辅导时长1046小时,并开展线上教学50余场。”莲湖区社会救助科工作人员说。

“莲相助 心起航”社会救助综合服务项目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西安莲湖区供图)

“‘物质+服务’不仅是单纯满足困难群众对物质的需求,更是要在精神上予以支持。”工作人员介绍,推行“物质+服务”以来,莲湖区通过政府购买专业服务等方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先后投入资金600余万,打造“莲相助 心起航”社会救助综合服务项目,开展定制化服务类救助,形成“物质+服务”的多维救助模式,有效提升社会救助服务效能和水平。据了解,“莲相助 心起航”社会救助综合服务项目,包含“救助有爱·温暖你我”暖心行动、“童心点亮”工程、“稚子莲心”困难家庭子女优势品格塑造、困难家庭生活隐患排查等多个社会救助服务项目,已累计开展活动127场,为500余名社会救助保障对象提供社会救助类服务。

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正通过“莲爱最暖阳 精准服务送关爱”“莲合新力量 便捷高效解难事”“莲心正生长 品格塑造赋能量”“莲动新气象 人才培养促提升”“莲聚共发展 社会力量齐上阵”五大举措,不断推进“物质+服务”救助模式,完善“大救助”体系。下一步,莲湖区将结合社会救助综合评估机制,扩大服务人群与服务内容,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温度”,增加困难群众幸福“厚度”。(西安莲湖区供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