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站在这里,打开尘封的记忆,回首那段拓荒的历史……”,伴随着讲解员的讲解,走进德令哈农垦文化博物馆,凝视着一件件陈列物件,仿佛穿越到农垦人艰辛创业的年代。


(资料图片)

德令哈农垦文化博物馆(央广网发 滕萌 摄)

德令哈农垦文化博物馆位于青海省海西州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柯鲁柯镇,这里曾是德令哈农场场部的旧址所在,于2018年9月开工建设,2020年8月26日开馆。通过实物展品400余件,展览文字3万余字,图片300余张,全面展示了德令哈农垦生活、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博物馆共分为四个展区,分别为《农垦人生活回忆录》《文化名人展》《农场发展史》《农具农机史》,内设六个展览(室内)和五个户外展示区域。

德令哈农垦文化博物馆(央广网发 滕萌 摄)

德令哈农垦文化博物馆(央广网发 滕萌 摄)

20世纪50年代初期,德令哈农场的创业先驱们驻扎在满目苍凉的荒漠戈壁,在生活和居住条件极其恶劣的环境中,用热血和汗水乃至生命为这片亘古荒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也为德令哈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博物馆的第一件展品,一辆东方红802拖拉机,这是我国自主生产的第三代拖拉机,这一型号的拖拉机耕种了我国70%以上的土地。”随着讲解员的脚步,我们沉浸在一代代农垦人在柴达木艰苦奋斗的往事。

德令哈农垦文化博物馆(央广网发 滕萌 摄)

展区内,每一个栩栩如生地陈列展品,模拟场景和人物塑像,还原了那个年代柴达木人垦荒种地、建设家园的汗水和辛劳。是他们,创造了柴达木盆地的奇迹,书写了农垦文化的不朽篇章。

游客在德令哈农垦文化博物馆驻足参观(央广网发 滕萌 摄)

“步入这里,仿佛走进德令哈农垦文化的时光隧道。农垦人艰苦创业、辛勤耕耘,将荒漠化良田、戈壁变绿洲的开拓精神,对我是一种激励,也值得我们铭记。”参观完博物馆,来自浙江省杭州市的游客张伟强感触颇深。

德令哈农垦文化博物馆(央广网发 滕萌 摄)

虽然照片褪色了,但丝毫没有磨灭历史的记忆。在这片原本沉寂的荒原上,铭刻着德令哈农场创业者们鲜活生动的背影。农垦人战天斗地、无私奉献的工作场面,也让人们深刻理解了在艰苦卓绝的创业中,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

德令哈农垦文化博物馆(央广网发 滕萌 摄)

德令哈农垦文化博物馆(央广网发 滕萌 摄)

德令哈农垦文化博物馆(央广网发 滕萌 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