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受社会关注的紫光集团司法重整案再度取得令人欣喜的进展。7月11日下午,紫光集团及下属公司发布公告称,紫光集团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重整计划》的约定,已于当天完成了公司股权及新任董事、监事、总经理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两家原股东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及北京健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部退出,战略投资人“智路建广联合体”设立的控股台北京智广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广芯控股”)承接紫光集团的100%股权,紫光集团股权顺利完成交割,标志着司法重整执行阶段的工作全面进入收官环节,紫光集团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紫光集团债务危机化解和司法重整工作从开始到收官用时1年零8个月。2020年11月,紫光集团由于长期无序收购扩张、短贷长投,爆发严重债务危机。随后,清华大学及紫光集团控股股东清华控股引入专门工作团队开展化解债务风险和推进校企改革各项工作,成功稳住局面,避免危机进一步扩大蔓延。专门工作团队进入后随即开展广泛尽调摸清底数,并在广泛接触50余家潜在投资人的基础上,接受14家投资人提交的非约束方案。在紫光集团资不抵债的情况下,2021年7月16日,北京一中院根据债权人申请,依法裁定紫光集团进入司法重整,指定专门工作团队为班底组建清算组担任管理人。管理人始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按“整体承接,分类处置,一揽子化解”思路,公开发布招募战略投资者公告,共7家意向投资人(及联合体)报名并提交有报价约束力的投资方案。10月18日,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管理人向全体债权人通报了相关工作进展。12月10日,历经多轮竞争选拔,北京智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建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牵头方组成的“智路建广联合体”中选紫光集团重整战略投资人。12月13日,管理人与智路建广正式签署投资协议,并公布了方案。根据方案,战略投资人采用“存续式”重整模式,紫光集团多年积累的产业布局和核心技术得以完整保留;同意支付600亿元现金全部用于清偿债务,还拿出紫光集团下属3家上市公司市值230亿元的流通股票按市价抵债,最后安排剩余部分留债延期清偿;债权人按需求选择三种清偿方案,获得了95%-100%的超高清偿率,实现利益最大化。12月29日,紫光集团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召开,各方对本次重整方案达到100%满意。2022年1月14日,北京一中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并终止重整程序,执行阶段开始。业内人士表示,紫光集团司法重整案创造了我国破产法实施以来,千亿级企业重整效率最高、效果最优、清偿率最高、满意度最佳、遴选机制最完善“五个最”的纪录。

据了解,根据本次重整计划,重整执行的期限为6个月,即从2022年1月14日至7月14日。在疫情反复和市场波动的严峻形势下,以紫光国微、紫光股份、紫光展锐为核心的各经营实体企业均按照计划有序推进研发、生产、销售,经营业绩逆势增长。其中,紫光股份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3.42亿元,同比增长13.58%;净利润3.72亿元,同比增长35.26%。紫光国微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41亿元,同比增长40.83%;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63.91%。紫光展锐主动披露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78%创下新高。

据悉,7月11日下午,紫光集团管理人已经与智路建广联合体举行了交接会,将紫光集团的章证照及经营管理事务进行全面移交。战投前期已将资金足额打入管理人清偿账户,紫光集团也向全体债权人发出邮件通知,告知债权人于7月12日将一次足额支付剩余的现金清偿款项,相应资金会于7月13日前陆续到达债权人账户。按照司法重整执行的相关规定,后续,管理人还将尽快完成未受领偿债资源的提存,对暂缓确认债权、未申报债权的后续审查、清偿工作作出妥善安排,消除后顾之忧,并向人民法院提出终结重整程序的申请报告。该报告经法院裁定批准后,紫光集团重整执行工作即如期圆满完成。

北京商报综合报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