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云


(资料图)

小暑时节,万木争荣,长夏自此而盛。云龙区郭庄路延长段两侧的长山和翠屏山被浓浓的绿色包围。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云龙分局获悉,长山、翠屏山宕口生态修复治理工程通过省自然资源厅核查,两处废弃宕口予以核销,取而代之的将是美丽的山体公园。

抹去“生态疮疤”

7月7日上午,云龙区长山社区居民韩女士来到即将上房的翠屏嘉园,看到原本光秃秃的废弃采石宕口变得满目葱翠,不由得充满期待:“听说这里要建公园,还要建学校,郭庄路延长段也快通车了,住在这儿多舒心!”

韩女士自幼生活在长山脚下的长山村,几年前村庄拆迁安置了好几套新房,但因为对长山有感情,她选择定居在长山边的翠屏嘉园小区,“我小时候天天爬长山,也经常去翠屏山,在山上摘野果、捡地角皮。但采石宕口可不敢去,那边太陡了,有的石头都开裂了,碎石滑落下来可不得了。看现在多好,山上长满了树木花草。”

长山和翠屏山位于新建的郭庄路延长段两侧,临近京福高速徐州东出口、徐州东站和金龙湖景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云龙分局资源科科长蒋乐介绍说,这两座山都是徐州环城国家森林公园的一部分,上个世纪因为无序开采变得满目疮痍,边坡较陡,坡表岩石裸露,不仅给周边环境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存在崩塌地质灾害隐患。2021年年初,这里开始实施生态修复治理。

削坡、填土、挂网、喷播……废弃采石宕口的生态修复每个步骤都不能马虎。经过修复,两个宕口共治理130多亩,消除了9处崩塌隐患点。

长山、翠屏山和徐州大部分山体一样,属于缺土、贫水的石灰岩山地,需要使用客土喷播并运水浇灌。“我们在山上埋了几百米的水管,对植物进行滴灌。一两吨的水洒下去只像下了场毛毛雨!”蒋乐在施工期间三天两头往工地跑,确保削坡中产生的石料全部用于边坡回填,“这样比全部用土回填夯得更实,防止雨水冲击后水土流失。你看,山脚下还修建了排水系统,经受住了之前大暴雨的考验。”

带来“绿色福利”

生态修复后,长山和翠屏山原先的采石宕口铺上了绿色的地毯,种上了女贞、松树,盛开着黄色的野花,与四周的山体融为一色。

“我们复绿时选用的是适应徐州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冷暖季草种相结合,草本与灌木相结合,一年生与多年生相结合。主要有黑麦草、紫花苜蓿、刺槐、二月兰等,并补栽了小叶女贞和火棘。四季有绿,三季有花。”施工单位负责人王刚介绍。

山脚下的郭庄路延长段已经基本完工,修复后的宕口与郭庄路之间还有一片空地。从现场公示的效果图可以看出,这里将建成小型的山体公园。

“我们生态修复时对山体进行复绿,山上建设了步道。待郭庄路绿化工程完工,这里就融合成了山体公园。”蒋乐指着效果图说,附近的翠屏嘉园等楼盘陆续上房,周边群众都能享受到这份“绿色福利”。生态修复带来的不仅有生态效益,还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山地资源重获生机,裸露山体披上绿装,与周边自然风貌融为一体,人居环境得以改善,投资环境也得到了优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云龙区8个废弃采石宕口目前已经治理5个,位于五山公园附近的金陵山宕口治理正在施工中。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我市迄今累计修复采石宕口202处,治理率达49.8%。按照2025年规划目标,全市将修复采石宕口204处,其中工程治理78处、自然恢复126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