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云

初春的南四湖湖水澄碧、水鸟遨翔。


【资料图】

2022年南四湖流域38个国控断面中,优Ⅲ断面37个,占97.4%,同比上升13.2个百分点。南四湖联防联控机制自2021年底成立以来,已初见成效,给“跨界治水”打了个样。

从2013年徐州市铜山区与山东、安徽五地环保局共同制定跨界污染纠纷处置和应急联动工作机制算起,淮海经济区践行协同治理生态环境已经10年,区域内拥有共享各项优势资源的条件,涉及生态环保一体化、污染防治协同并进等。

“这种实践路径的探索,对全国践行绿色生态发展都有正面意义。”长期关注淮海经济区区域协同治理的江苏方正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检测中心主任贺晓蕾表示。

大合唱奏出最强音

微山湖地势低洼,周边四省主要有53条河流汇入。由于各省排放标准宽严程度不一,部分区域的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较松,或者尚未纳入排放管控,给流域环境统一治理保护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也给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水质安全带来隐患,难以满足新时期南四湖流域水生态环境管理的需要。

2021年底,生态环境部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联合南四湖流域的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徐州、宿州、枣庄、济宁、泰安、菏泽、开封、商丘市人民政府成立了南四湖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联防联控机制。

自此,南四湖从以往各省“独角戏”的管理模式,逐渐形成了共管共治的“大合唱”。

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淮河流域局会同流域四省生态环境部门,推动编制统一限值的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形成治污合力。

跨省治理,难在各省间“各自为政”。针对这种情况,淮河流域局加强了现场核查和监督性监测等指导帮扶工作。2021年起对南四湖53条主要入湖河流逐一开展现场查勘,在现有38个国控断面的基础上,新增38个入湖河流监控断面,对南四湖入湖河流水质、重点单位排污口开展“不定时、不定点”监督性监测。

“2022年,我们共开展150次监测,向有关地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通报超标问题。”淮河流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淼淼骆马湖,同样是2022年淮海经济区打造生态环境保护的区域协作样本。

2022年7月,《徐州市骆马湖水环境保护条例》《宿迁市骆马湖水环境保护条例》同步向社会公布。这是江苏省第一个生态环保领域的立法协作项目,也是淮海经济区城市间首次开展的紧密型协同立法。

建机制拧成一股绳

2021年起,徐州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开启“加速度”,当年PM2.5平均浓度同比降低16%,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一;2022年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5.5%,首次降至“30+”阶段,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三。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王吉峰介绍:“更可喜的是,不仅是徐州,整个淮海经济区的空气质量改善幅度都居于全国前列。”

这样的成绩,离不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十年磨一剑”。

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淮海经济区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而生态环境在空间上具有关联性、流动性和不可分割性,面对环境污染,任何一个城市都无法独善其身。

要治理,先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突破跨省、跨市辖区的限制,确立跨区域、多部门、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建立区域联防联控制度。

为解决交界区域环境污染问题,2013年12月6日,铜山区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枣庄市台儿庄区,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宿州市埇桥区、宿州市灵璧县五地环保局,共同制定跨界污染纠纷处置和应急联动工作机制,联合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两省交界处污染企业归属问题,一直让环保部门头疼。”当时负责铜山区环境监察工作的戴西岗回忆。

这之后,淮海经济区在生态环境治理上的协作越来越频繁——

2018年发布《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宣言》,提出推进生态系统协同保护,强化大气、水、土壤污染联防联控,合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

2019年签定《淮海经济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环保联动合作协议》;

2020年形成《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2021年签定《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合作框架协议》,生态环境联防联控的兄弟城市从8个扩展到了10个……一项项机制在探索中一步步形成、实施、完善。淮海经济区兄弟城市拧成一股绳,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锚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淮海经济区一步一个脚印,建立健全跨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联动机制,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强联动共建新淮海

2022年编制的《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深化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健全跨区域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共建美丽新淮海。”

随着淮海经济区各个城市环境治理逐步走入“深水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解决问题的难度也会加大。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艰巨性和持久性,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双碳”背景下,生态环境的协同治理更需要创新路径与机制。

“未来,可期待区域间继续在深化绿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环境保护的法治化约束,激发生态环境参与主体的主动意愿,持续挖掘和释放可持续的绿色发展动力和潜力。”贺晓蕾表示。

淮海经济区是一个共同体,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动力。“今后,我们将全面深化生态环境领域交流合作,重点聚焦标准衔接、科技攻关、先进经验推广等方面,保障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共建美丽新淮海。”徐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编辑:孟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