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注重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巩固提升“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成效。

围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参会的代表委员以及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纷纷表示,打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营造企业成长良好生态、塑造政务服务一流品牌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目标在“营商” 重点在“环境”


(资料图)

——访市人大代表、徐州天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侯厂华

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重要软实力,目标在“营商”,重点在“环境”。营商环境是一项常抓不懈、永无止境的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随着工作不断深入开展,深层次矛盾逐渐凸显。一些组织执行力不强,一些部门服务不到位,不能冲锋陷阵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企业有些审批事项速度太慢等现象还需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只有让企业感受到政府的关心、爱护和支持,让老百姓感受到幸福,我们的经济社会才能更加快速地发展。

市人大代表、徐州天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侯厂华表示,我市要如何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突破?建议一是坚持创新,激发各部门服务热情,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的主观能动性。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突破口,促使为企业服务各领域创新举措,提高效率;二是为企业找准“难点”和“痛点”,各级干部包挂企业服务上门,针对性为企业解决困难,特别在疫情防控期间,政府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针对性解决企业的“堵点”,有效稳定企业的运转;三是坚持需求导向,从企业需求为切入点,深化探索与改革;四是不断提高司法服务精准度。对企业的信用修复不断提升,有效解决一些企业的贷款难问题,及时有效做好一些企业的破产重组,全面提升执行工作质效,有效化解风险,切实增强助企纾困的实效性;五是加强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人才强市创新驱动战略,为三类人才(领军人才、专门人才和大学生)分别制定了支持政策,并配套出台多个实施细则,以期取得较好效果。

本报记者 王春莹

让营商“软环境”成为发展“硬支撑”

——访徐州经开区行政审批局局长韦敏

徐州经开区行政审批局局长韦敏说,作为全市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主阵地,徐州经开区坚持以政务服务为主责,把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放在首位,把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发展作为重点,以创新方法、创新思维做强营商“软环境”打造发展“硬支撑”。

深化改革任务,审批服务更高效。创新住所登记申报制、一照多址、证照合一等改革,进一步实现照后减证;重大产业工程建设项目推行“开工一件事”和“竣工一件事”,“一对一”全周期靠前服务、全链条优化审批、全流程在线办理。健全审管联动机制。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建立健全审批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之间联动协调机制,借助“e窗”平台信息推送功能,实现审批结果、监管信息“双推送双告知”,杜绝“审管脱节”和“监管真空”等现象发生,确保审管无缝衔接。持续服务事项下沉。根据业务办理实际情况,再下沉一批政务服务事项至镇(街)便民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效能,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

提升服务效能,营商环境更优质。持续深化“e窗”平台建设。加速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通过全区审批事项标准化、“e窗”平台延伸推广、服务模式升级等,进一步实现全领域审批提质增效。着力提升帮代办能力。进一步强化“业务大综合”理念,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综合能力,强化帮办代办水平。完善各项服务制度。在原有工作制度的基础上,查缺补漏,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规范“不能办事项”办理流程,提供兜底服务,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事项和复杂问题。

本报记者 季芳

——访市政务办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文发挥政务服务资源优势 提高服务企业精准化水平

市政务办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文表示,市政务办企业服务中心认真履行市营商办企业服务组工作职能,发挥政务服务资源优势,靶向企业经营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创新工作机制,整合涉企服务资源,优化涉企政策直达快享、涉企诉求快速处置等服务,提高服务企业精准化水平。

推进各地各部门服务企业凝聚合力。对照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事项,拟定《2023年度营商环境企业服务专项行动方案》,确定各地各部门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服务企业各项工作任务,明确具体指标、量化工作任务,夯实部门和县区服务职责,建立健全各地各部门服务企业的长效常态机制,凝聚服务企业发展合力,提升企业的营商环境感知度。

推进惠企政策精准直达。紧扣政策惠企的市场主体获得感,优化提升企服平台政策精准服务功能,统一建设政策事项查询、政策直达、政策匹配等服务模块,为惠企政策全流程闭环服务提供平台支撑;开展“惠企政策暖企行”系列宣讲活动,根据企业政策需求侧,优化政策宣讲供给侧,切实提高企业的政策获得感。

推进企业诉求有求必应。严格落实分类交办、跟踪督办、限时反馈等诉求办理机制,扎实推进诉求转办督办质效提升;持续做好行业协会商会走访及诉求收集工作,畅通诉求沟通流转渠道,健全完善复杂疑难诉求会商会办工作制度,协同做好与市作风办和市纪委监委涉企诉求线索移交工作,提高市、县两级企业服务中心涉企诉求的办结质效,提升企业营商环境满意度。

本报记者 闫琦

全领域全过程加强营商环境建设

——访市政协委员、中国广告协会户外委员会副主任、江苏融道传媒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迎军

一座城市要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营商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也是城市保持持久竞争力的关键。徐州一直高度重视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工作,2021年年初颁布了《徐州市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样板城市三年行动计划》,这是徐州迈向营商环境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的重要标志。

市政协委员、中国广告协会户外委员会副主任、江苏融道传媒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迎军说,从政策架构到措施落实、从平台建设到“保姆式”服务、从多要素支持到宽松环境营造,徐州始终坚持从细处着眼、小处着手、实处着力,融入到营商环境建设全领域、全过程,一环扣一环推进,一步紧一步实施,营造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形成了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营商环境竞争优势。

去年徐州市政府出台了“徐政46条”“徐政办69条”等一系列措施,并针对不同企业在经营生产中的不同困难与问题,提供灵活的政策与资金支持,进一步帮助企业解难题、渡难关、复元气、增活力。徐州持续探索创新,更好地提振市场主体发展信心,有效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致力于“栽好梧桐树”,为企业创造安心谋发展的便利条件和市场环境,才能更好地“引得凤凰来”,吸引“大好高”项目落地,让企业放心投资、舒心经营、安心发展。我相信徐州不会止步于目前的良好营商环境,将会进一步优化提升、改革创新、解放思想,扎实推进人才与成果引进工作,打造徐州营商环境的国际化,努力为新徐州新时代开创美好未来。

本报记者 王春莹

全力打造区域营商环境高地

——访市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改革和政策法规处处长封娜

营商环境是城市的重要软实力,只有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才能真正解放生产力、增强创新力、提高竞争力。市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改革和政策法规处处长封娜表示,近年来,徐州立足“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水平。聚焦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大环境”建设,徐州出台《徐州市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改革事项》,编排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十项举措”;从智慧管理、市场秩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方面打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健全营商环境法治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专项保护、创新市场监管新型模式;优化创业人才服务、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开展“敢为善为、务实落实”作风大提升行动,营造亲商爱商人文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将持续提升市场主体和群众满意度,合力构筑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区域营商环境高地。市营商办结合徐州实际谋划优化营商环境2023年度改革任务事项,更大力度降低各类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融资成本,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更深层次、更大力度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持续升级“一网通办”平台,进一步丰富“跨省通办”服务场景,以“最简”流程改善市场主体综合感受;探索智慧监管、人性监管及建议、指导等柔性执法方式,逐步探索扩大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专项保护、落实落细《徐州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指标体系》;探索构建营商环境监督智慧平台,破除营商环境“中梗阻”专题监督系列活动,畅通政企沟通渠道。

本报记者 李悦悦

努力打造高质量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

——访市政务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张辉

市政务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张辉表示,优化政务环境是营商环境建设的首要任务,作为市政务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我们持续擦亮“阳光交易、廉洁高效”服务品牌,着力加强平台建设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保障经济发展、服务市场主体、促进行业发展。2022年全市公共资源成交额1611.73亿元,交易额连续三年突破1500亿元。

深入推进平台整合共享。市县平台“四个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功能凸显;修订完善《徐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目录》,确保“应进必进”“平台之外无交易”;围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探索产权交易市场化运作,搭建辐射淮海经济区建设用地二级市场交易平台,推动区域土地交易信息互联互通,土地资源跨省跨市高效流转。

主动融入数字政府建设大局。持续优化“不见面”交易,全程电子化和“不见面”交易项目占比达100%;推行交易事项网上办理、启用人脸识别系统,开发建设国有资产数字化交易云平台、网上场地预约系统、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积极推进数字证书兼容互认,改造建设隔夜评标区,建成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数字化见证平台。

持续提升平台服务水平。护航企业复工复产,开通“绿色通道”,保障重点工程的开工复建;充分发挥“全链企”服务平台联动协作机制,线上预约受理,线下并联办理,保障“拿地即开工”项目按期落地;搭建公共资源交易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今年以来,共开立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6901笔,累计减少企业资金占用16.83亿元。

本报记者 闫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