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蝈蝈的翅膀颜色很深,而且又厚又粗糙,这可是好蝈蝈。”陈大爷在大集摊位上一边挑选着蝈蝈一边对身边的小孙女说,小孙女也频频点头。赶大集,承载了很多山东人的童年记忆。说起赶集,人们总会打开话匣子,每逢开集,赶上几里路,或买或卖,交易还在其次,为的就是那份热闹,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浏览着一摊一摊的货品,多日不见的老友驻足闲聊,食物的香味伴着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也愈发诱人,烟火氤氲的市井气息扑面而来。

爷孙二人在大集蝈蝈摊位上挑选蝈蝈(央广网记者刘博伦 摄)


【资料图】

济南市“蓝翔大集”人山人海(央广网记者刘博伦 摄)

“印象济南大集”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央广网记者刘博伦 摄)

“赶集”是过年氛围感的诠释

山东人特有的文化性格,在大集的热闹与喧嚣中,有了最生动的注解……“过年了嘛,媳妇让我出来买对联和‘福’字,这叫‘总把新桃换旧符’。”骑着电动车挑选春联的市民邱先生笑着告诉记者。腊月十五一过,意味着春节也将到来,这时人们便会开始置办年货。相比于商场购物和线上网购,赶集的形式已算不上新颖,但集市上你来我往的人群在寒暄和讲价中满载而归。“你这金毛犬再便宜点儿,正好我姐姐家也想养一条,我两只都带走。”金女士与宠物摊摊主进行讲价后,以1600元的价格把两只金毛幼犬抱回了家,“这家金毛犬品相还是很不错的,在集上买宠物能砍砍价,买了两只,一只陪孩子,一只送到孩子爷爷那,让她爷爷也有个陪伴。”金女士告诉记者。

市民骑电动车在大集上选购春联(央广网记者刘博伦 摄)

金女士与宠物摊摊主讲价(央广网记者刘博伦 摄)

市民在选购年夜饭吃的“下酒菜”(央广网记者刘博伦 摄)

集市已然成为记录民俗历史的“活化石”

集市上同样有各种民间文艺活动与演出。拉洋片、说快书、“甩糖翅”、踩高跷、练把式卖艺的也会参与其中。大集承载了很多山东人童年的味蕾记忆,也记录着山东各个地方的民俗风情,是传承与发扬非遗文化的根据地。

大集上“神奇拉洋片”表演受到市民的喜爱(央广网记者刘博伦 摄)

大集上表演高跷的区域总会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央广网记者刘博伦 摄)

济南非遗“酸蘸儿梅花烙”有好看的“糖翅”(央广网记者刘博伦 摄)

“赶集”承载着数代人的童年记忆

深受孩子喜爱的小金鱼、喜庆的“花棉袄”、五颜六色的宠物鸟……大集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交易场所,而是人与物相聚会,集花鸟文化展示、交易、休闲娱乐、物流运输为一体的精神休憩家园。赶集不再只是逛街、采购,更是对于民俗与传统的追忆和延续,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对儿时的留恋。

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挑选自己喜爱的小金鱼(央广网记者刘博伦 摄)

售卖“花棉袄”的摊位也有不少买家(央广网记者刘博伦 摄)

售卖宠物鸟的摊位上市民在挑选自己心仪的宠物鸟(央广网记者刘博伦 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 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