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苗第二针专用预约通道已上线

打完两针后送你“小红花”

点击进入下一页

已接种两针新冠疫苗的市民,穗康码中心会有一朵红色的木棉花。

昨天,穗康码皮肤“上新”,已接种1剂、2剂新冠病毒疫苗的市民,在其穗康码中央会分别出现一朵黄色、红色的“木棉花”。如何尽快取得“小红花”?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对于大众普遍关注的新冠病毒疫苗近期供应情况、第二剂的接种期限、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等话题,进行了解答。

据了解,近期广州市疫苗供应相对较为充足,专家建议,没有及时接种第二针的市民应尽快完成第二针的预约。广州市已经开辟了第二针预约的专门通道,市民可以在“广州健康通”或者“穗康”微信小程序界面进行第二剂次的预约。

昨天,有接种过新冠病毒疫苗的广州市民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穗康码”上多了一朵闪闪发光的小木棉花。

记者从广州市卫生健康委了解到,5月5日,穗康码全新升级,“美颜”亮相,对凡已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人群,都会在穗康码上“送上”一朵小木棉花。接种完第一剂新冠病毒疫苗,穗康码中间将显示有一朵黄色的木棉花;接种完第二剂新冠疫苗,木棉花将由黄色转为红色。在穗康码下方还将显示出已接种针次和接种时间,点击该栏,便可查询具体的新冠疫苗接种信息。而暂未接种疫苗人群,穗康码状态不会出现变化。

市卫生健康委方面表示,在穗康码上加上一朵小小的“木棉花”,不仅代表其持有人已经在新冠病毒疫苗的保护之下,更是对主动接种疫苗的群众表示褒奖和鼓励,希望能动员更多人积极参与新冠疫苗接种,筑牢全民免疫防线。

问:接种第二针的反应会比第一针大吗?

答:监测情况显示第二针反应更小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周斌介绍,新冠病毒疫苗和其他的疫苗一样,接种后可能出现酸胀、红肿、疼痛、瘙痒等一般反应,极少数人因个体差异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一般不需特别处理,2~3天后大多可自行恢复,不影响第二针的接种。还有一种情况是,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预防接种后巧合发病,与疫苗接种没有直接的关系,同样不影响第二剂的接种。

他表示,目前广州市已经有430多万人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其中已有147万余人完成两剂全程接种,并不存在“第二针的反应会比第一针大”的情况。相反,“从我们广州市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的监测来看,无论是一般反应、异常反应,还是偶合症、心因性反应的发生率,虽然都非常低,但第二剂比第一剂更低,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但假如是接种第一剂后出现了过敏反应,接种者应当及时向接种单位反映,经过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诊断,确定是新冠病毒疫苗造成的过敏反应,这种情况就属于接种禁忌症了,无需再接种第二针了。

问:为什么第二针要在首针接种后3~8周内进行?

答:提早接种无效,迟种不影响效果

张周斌表示,根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灭活新冠病毒疫苗(即目前广州普遍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两针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3周以上、8周以内尽早完成。他进一步解释,对于灭活疫苗来说,接种第一剂后,在短时间内人体可能会产生抗体,但这个抗体滴度是不够的,无法产生较好的保护作用,持续时间也非常短。只有通过再次接种,再次刺激人体免疫系统,由于有了首剂的免疫记忆的存在,产生的免疫应答会比首次强烈很多,产生的抗体水平会大幅升高,持续时间也会大大延长。“首剂的免疫记忆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对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来说一般认为是21天,所以需要间隔不少于21天接种第二剂,提前接种应视为无效接种。”

至于推迟接种的情况,张周斌指出,和其他疫苗一样,新冠病毒疫苗后续剂次假如没能按时接种,迟种并不会影响保护效果,“上述指南也明确指出,未按程序完成接种者,建议尽早补种。免疫程序无需重新开始,补种完相应剂次即可。第1剂不会白打,不存在‘前功尽弃’的情况。”

但他强调,只有完成了全程免疫接种,才能够产生理想的免疫效果,“所以从个体防护效果来看,接种2针,完成全程免疫,免疫效果肯定优于只接种1针的,1针优于没有接种的。”

问:我们打的疫苗对变异新冠病毒有效吗?

答:尚无证据证明病毒变异会使现有疫苗失效

张周斌表示,病毒的变异情况一直是国家和疫苗研发单位和生产单位高度关注的问题。从全球对病毒变异的监测情况看,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病毒变异会使现有的疫苗失效。疫苗生产企业在国家联防联控机制的支持下,也会持续地对变异株进行监测和应对。“不管怎么说,变异的病毒只是一部分,我国的疫苗已经明确了对普遍流行的毒株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大家应该在国家的部署下,尽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迅速建立人群免疫屏障。”

张周斌表示,利用自然感染新冠病毒来建立人群免疫屏障会付出极大代价,是行不通的。“疫苗可以模拟病原体的作用,在不感染或不发病的情况下使机体具有该病原体免疫保护作用,并且疫苗在上市前需经过临床实验,只有保护效果达到一定要求的才允许上市。总而言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才是获得免疫保护最佳途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