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吉林大地,稻米飘香。作为吉林农业“第一品牌”,吉林大米这张“白金名片”近年来愈加耀眼。在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中国经济网记者跟随“稻花香里说丰年”网上主题宣传采访团先后来到吉林市永吉县九月丰家庭农场、舒兰溪河镇吉米集团,实地感受吉林大米品牌跃升之路。
新技术
农业技术是农业种植的关键因素。
永吉县地处北纬43度世界黄金水稻带,得天独厚的环境造就了大米的极高品质。在九月丰农产水稻品种展示区,记者看到了数十种功能各异的水稻品种,而这只是整个农场水稻品种的一小部分。
12年前,九月丰家庭农场负责人肖建波在湖南见到了袁隆平院士。“袁院士说咱们北方的水土资源、昼夜温差等自然条件,能生产优质稻米,并且希望能开发一些好的大米品种。”就这样,肖建波与袁隆平院士下属的科研团队建立了合作关系。2016年,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九月丰家庭农场挂牌成立了吉林试验站。“我们农场每年都要试验示范水稻品系、品种1700多个。这两年,又陆续开发出多种高钙、多胚、少糖的功能性稻米新品种,在市场上得到了认可。”肖建波这样谈到。据悉,等到10月新米上市,这些功能性稻米的市场售价可达每斤百元左右。
九月丰家庭农场稻田里的两种功能性稻米新品种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与此同时,作为全国第一家引进国外风干设备的农场和吉林省第一家卫星遥感技术智慧农业示范农场,九月丰家庭农场如今通过建立地面摄像头、低空无人机、外太空遥感卫星的多层立体管控平台,就可对春季作物耕种、夏季田间管理、秋季收割入库和运输等全流程实施远程监控。肖建波说,“今年水稻种植面积4000亩,预估产量460万斤。相较去年,增幅达到5%~10%。”
秋日的下午,在位于溪河镇的吉米稻香现代有机农场,舒兰市吉米粮食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蔡兴宝看着眼前稻浪起伏,此刻正陶醉在丰收的喜悦里。
舒兰市是吉林省优质水稻产粮大市,这里被誉为“中国生态稻米之乡”。作为土生土长的舒兰人,蔡兴宝专注“舒兰大米”经营30多年,半辈子都倾注于“舒兰大米”的种植与经营。今年3月,公司与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共建水稻科技小院,进行新品种选育和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以增密减氮全程全营养施肥关键技术为核心,配套病虫害生物防控技术和全程机械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大米的产量和营养价值。蔡兴宝告诉记者,尽管今年这里遭受了洪涝灾害,但水稻收成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且预估今年每亩将增产100斤左右。
新空间
在国内大部分地区,农业是低附加值产业,如何有效利用自然条件和在地资源,拓展产业空间,构建农业产业链,打造多元融合现代农业,成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手段。
在吉米稻香现代有机农场,“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行先试区”几个大字格外醒目,稻田里数十个鸭舍恰似一个个温情十足的乡野艺术装置。田间地头,玻璃栈道下鲜花朵朵,以神农氏为主的稻草人旁边众多游客驻足拍照。
吉米稻香现代有机农场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蔡兴宝谈到,因独特的稻作文化,每年5月插秧到10月秋收期间,这儿都会吸引不少游人前来参观游玩。今年,6万余只稻田蟹、7万多尾稻田鱼和1000余只稻田鸭被投放到有机水稻种植基地内。因为鱼鸭蟹的投入,稻田里每斤大米平均多了2元的附加值,鱼鸭蟹也可以就地卖给前来观光打卡的游客。通过发展立体生态循环农业,这里成功实现了“一水多用、一地多收”。蔡兴宝说,“下一步,我们打算申请安装充电桩,以满足更多新能源自驾游客的需求。”
吉米粮食有限责任公司稻米加工车间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十月初,我们种植加工的有机‘稻花香’和‘小町香’就会上市,预计产量可达388吨,产品将发往广东、上海、海南、北京、四川等十多个省市。”蔡兴宝说,今年7月,吉米粮食有限责任公司引进了智能化新设备,采用低温加工的生产方式锁鲜保质。同时,运用数字化管理技术控制稻米的加工精度和产量,年加工能力从1万吨提升至5万吨。
可以说,结合稻田观光、水稻文化、农事体验、农产品加工等,这里正朝着现代化的稻田综合体目标前进。
新农人
当前,新农人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共富的带头人。蔡兴宝的女儿、“90后”东北妹子蔡雪就是“新农人”中的一员。
父辈的创业精神让蔡雪深受感触,并让她最终下定决心放弃上海高薪工作返乡创业。蔡雪从零做起,吸纳50户农民,成立了水稻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理事长,通过统一采购原材料、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方式,采用“企业+基地+农民”的订单模式进行有机水稻、生态水稻开发和种植。同时,合作社建设了高标准农田,引进了优质的水稻品种,并于2018年成立吉米稻香现代有机农场,以水稻文化为主题,采用稻鱼、稻鸭、稻蟹共作的种养方式,发展观光农业,推动农场生产的大米通过有机认证,注册自己的商标。
为让舒兰大米“走出去”,卖上好价钱,蔡雪还通过参加各地食品展会、线下发展经销代理网络商、线上推广销售等方式,让产品进入北京、上海、广东、江浙等市场。谈及女儿蔡雪返乡创业的付出和成就,蔡兴宝难掩自豪。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不久前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在粮农组织农村生计信息系统覆盖的大多数国家,35岁以下的年轻人约占农业粮食体系从业人员总数的一半。
当前,不少高学历年轻人选择回归乡村创业、就业。像蔡雪这样的“新农人”群体正不断给乡村带来新思维、新观念、新办法,加快智慧农业、生态农业、合作农业、农村物流、农村电商等新业态的发展。(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