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山是怎样的景区?

药王山,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城东1.5公里处,本名五台山,因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长期隐居,因民间尊奉孙思邈为“药王”而得名。山区山岭奇瑰、森林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历代修建的宫观庙宇,使药王山成为著名的医宗圣地。

药王山石刻遍布全山,丰富多彩。是中国保存北朝和隋唐造像碑最多的地方。1961年公布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018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

药王山,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城东1.5公里处。属于子午岭南支脉宝鉴山的尾闾,山体座落于海相地层,是古生代早期加里东运动形崴的奥陶纪灰岩山体。据旧志记载,药王山“东至骆驼埝,西至漆水畔,南至沟沿,北至伊师涧”,四至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

药王山有五台(峰),东曰瑞应,西曰升仙,南曰起云,北曰显化,中曰齐天。五峰环峙,高下错落。显化台(北洞)与其他诸台之间为大壑中断,由通元、遇仙二桥相连。山间古柏荫郁,遍地药香,涧壑幽深,殿宇轩昂。远望云树郁苍,层阁缥渺,若远若近,似断似连。五峰分布状如手指,顶呈浑圆形,相对高度132米,具有典型的北方丘陵峡谷地貌特色。

药王山景区内有哪些景观?

宫观

齐天台,翘楚卓立,高出诸峰。唐之宝云寺,宋之崇福观,明之玉皇殿,均在其上。瑞应台,明有玄帝庙,清建真武殿。起云台,俗称孙真人晒药场,旧有元代名道伏鲁子祠,了然子冠履墓及民国靖国军滇军殉难将士公葬墓、国殇碑。今三台古迹尽毁,除国殇碑移存北洞外,仅留起云台《了然子同尊师冠履墓志铭》碑一通。

南庵升仙台,是纪念孙真人最早的祠庙所在。庵前有清初创建的文昌阁(一称魁星楼、百子楼),宏丽轩敞,高约15米。登临其上,可见嵯峨,漆沮城郭,历历在目。阁内旧有“魁星点斗”及“百子菩萨”塑像。阁下为静明宫山门,门前即相传唐太宗登山之御道。山门内旧有紫云老人楣书“唐敕赐静明观”,清顺治时邑人左佩玹改题“唐敕修静明宫”。文昌阁后为戏楼,旧有仪门二楹,中为过庭。戏楼两侧,原亦有庙,东为马王庙,西为龙王庙。今除戏楼外,余均无存。自戏楼而北为玄元殿及四帝二后祠。据《耀州志·五台山志》记载,玄元殿前有拜真台,为唐时封拜真人之台。台八面,砌以文石,上种枳壳。又有梅坞及转纹古柏五株,皆传为真人手植。明弘治时,又于殿前创建钟楼一座。民国十四年(1925)改建时,将两处殿宇并为一殿,俗称七间殿。钟楼、梅坞无存,仅留大钟及药王手植柏一株;拜真台仅留八角石一块。

显化台(北洞),与升仙台(南庵)隔涧相望。出静明宫北山门循级而下,蹬道纡折,回环数曲,始至山麓。崖前有戏楼。戏楼前即通元桥,与北洞相通。过桥后入“清虚之天”石坊门,拾级而上,便至药王大殿一天门,匾书“龙蟠虎踞”四大字。门前矗立一对狮座龙蟠铁旗杆,“各重一万五千斤”,高约十丈。门以巨石砌成卷洞,倚峭壁拔地而起,气势巍峨,莫可仰视。顶上建有凌虚阁,可凭栏远眺,三面山色,尽收眼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