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陆续下架预定利率3.5%产品 分红险或是未来主流

本报记者 冷翠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翻了一下产品库,预定利率3.5%的产品已经所剩无几了”“3.5%进入尾声,3.0%正在到来”……近期,多位保险从业者在微信朋友圈密集分享关于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的信息。也有消费者咨询记者:“听说3.5%的保险产品要停售了?”

多家险企精算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预定利率3.5%的保险产品退出市场是必然趋势,退出时间很可能就在6月30日之前。

业内人士认为,预定利率下调是在当前形势下保险业防止利差损风险的必然选择,下调之后保险产品仍有相对竞争力,险企应抓好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产品陆续下架

预定利率指的是保险公司在进行产品定价时,根据公司对未来资金运用收益率的预测而为保单假设的每年收益率。

较高的预定利率有利于提升保险产品竞争力,但也给险企带来利差损风险。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2019年之前,备案类保险年金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为4.025%,随后这一上限降至3.5%。今年3月份,银保监会组织行业调研,重点涉及险企负债与资产匹配情况,险企负债成本合理性,降低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对新产品定价、存量业务退保等方面的影响等。这被视为监管部门关注利差损风险,下调预定利率的信号。

“现有预定利率3.5%的保险产品也即将告别市场。”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在预定利率3.5%的保险产品正式退出前,保险公司的策略有所分化,一类选择在退出前加大销售力度,做大规模;另一类则选择下架热销产品,控制节奏。

“我们公司预定利率3.5%的增额终身寿险已经下架了。”一家寿险公司精算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尽管目前仍可以销售,但公司没有选择在最后的时间窗口期冲保费,而是选择慢下来。

预定利率下调将带来怎样的影响?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有些产品主要的销售卖点是较高的预定利率和相对保证的收益率,预定利率下调会影响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但这是保险公司顺应市场趋势和防范风险的必要举措。

周瑾认为,尽管保险行业认为去年资本市场波动导致收益率大幅下跌的情形不会持续,但在利率下行周期,投资收益率长期下行也是必然趋势,若保险产品端的定价策略和分红策略不相应调整,寿险行业的利差损风险就会逐渐积累加剧。“个别险企的资产负债错配以及激进的产品定价策略是不可持续的。”

险企努力降低“不确定性”

在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提及,在上一轮4.025%的长期年金险下架后,增额终身寿险因其现金价值增长较高、兼顾灵活性与保障性等特点而受到市场青睐,也是各大寿险公司主推的产品之一。不过受预定利率下调影响,其竞争优势也会打折扣。尽管预定利率下调短期内会削弱保险产品的吸引力,但从长期来看,保险产品仍有优势。

而也有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提及,分红险可能是市场下一阶段的主流产品。从分红险的演示利率来看,其和银行存款等固收类产品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另一家寿险公司精算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我们会多储备一些产品,下一步根据市场情况再选择主推产品。”

在利率处于下行通道的背景下,保险行业如何应对?中国银保监会首席会计师马学平近日表示,保险行业要强化负债质量管理。要聚焦负债来源稳定性、结构多样性、与资产匹配合理性、成本的适当性等方面,进一步强化负债质量管理;要让产品供给多元化,防止过度集中引发风险;要更多关注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积极主动应对利率下行,防范利差损风险;要切实做好负债成本管控,防止成本过高引发流动性风险。

周瑾也认为,需要经营长期负债和配置长期资产的人身保险公司,愈发要关注资产负债错配的风险。一旦严重错配,短期会影响流动性,长期会带来潜在的利差损。因此,要适时调整产品策略和大类资产配置,并采用一些市场化的风险对冲手段来降低经营的不确定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