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匠技艺如何在全球开花?世界上最长的货运班列的开通为亚欧大陆带来了怎样的变化?竹藤技艺如何为中国和厄瓜多尔人民织就幸福生活?1月20日,中央广播电视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国际文化交流节目《美美与共》第六期将在央视综合频道20:00档播出,一同对话海内外工艺技术的“追梦人”,了解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多条大道通途带来的互联故事,讲述互帮互助与共建共享中的人文情谊,见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发展注入的正能量。

工匠精神传遍世界 竹藤技艺两地开花

鲁班工坊作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助力无数的年轻人成为能工巧匠、走上职业道路,为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中国人民勇于探索、乐于担当的形象也因此深入人心,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之间的情感。《美美与共》第六期,教育部鲁班工坊建设专家委员主任吕景泉和葡萄牙鲁班工坊负责人约瑟·卢卡斯,作为鲁班工坊的建设者、教育者,分享自己对鲁班工坊的理解,介绍中国向世界传递工匠精神的信念理念。鲁班工坊的优秀学生也来到节目现场,与嘉宾们一同深度体验火车驾驶模拟器,以崭新的视角带领大家驶向“美美与共”的未来。充满了科技与未来的舞上,来自中国的谢可寅、来自泰国的杨芸晴、来自南非的莫维蒂、来自葡萄牙的Noiserv,携手用中文唱出《我的未来不是梦》,正如鲁班工坊助力更多年轻人走出自己的道路,一个更加和谐、共赢、美好的世界也不再是梦。

竹子为中国人民与厄瓜多尔人民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两国的竹制品却截然不同,竹藤技艺交流让两国都有了不一样的收获。本期节目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神竹编”代表传承人陈云华,和他遥在厄瓜多尔的学生奥尔梅多·德尔·佩索·安春迪亚在节目现场重逢。他们为全场观众展示了厄瓜多尔“豪放”而有趣的竹藤产品——竹制音响、竹制滑步车、粗壮结实的竹椅,以及受中国竹编教学影响而制作的当地特色服饰人偶、竹篮等。现场,厄瓜多尔安第斯乐器乐团和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竹乐团还一同为大家上演了一场精彩的艺术碰撞,《竹石》的音符从两国的竹乐器中倾泻而出,配合苏运莹空灵活泼的歌声,令人仿置身在竹林之中,共赴中厄两国的和美之约。

义乌商品走向欧洲 中尼友谊飞跃天堑

中国的义乌西站到西班牙马德里火车站,这段横跨亚欧大陆、长达13052公里的路程,自开通至今的十年内,“义新欧”中欧班列已向全球各地带去义乌的210万种商品,也带回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万种商品。《美美与共》第六期节目现场,“义新欧”中欧班列中方负责人冯旭斌讲述中欧班列为两国商人带来的绝佳发展机遇,来自西班牙的卡洛斯·桑塔纳则分享由中欧班列运来的美食美酒,让现场观众们一饱口福。这条新“丝路”上的“钢铁驼队”,不仅打开了中国与欧洲经贸往来的新通道,更是见证了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双向奔赴。中国在构建交通、物联、物流三个领域“硬联通”的经验,也为全世界打开贸易通道树立良好榜样。节目的舞上,中央民族乐团团长、琵琶演奏家赵聪女士和科尔曼弗拉门戈吉他乐团还一同演绎了西班牙名曲,西班牙顶尖舞蹈团御用首席CARLOS ROMERO和TANIA MARTÍN随着乐声翩翩起舞,中国古典与西方流行结合,展示着西班牙的热情明艳和中国的浪漫包容。

一段铁轨联结起海内外商人的交流,一条公路则沟通了中国与尼泊尔的友谊。在《美美与共》第六期将目光投向了跨越喜马拉雅的友谊之路——阿尼哥公路。曾经,尼泊尔的建筑师阿尼哥来到中国修建白塔,到如今中方援建尼泊尔修复阿尼哥公路,中尼两国人民始终在不断地书写着全新的友谊篇章,如今,两国也正以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精神不断升级合作,加快构建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节目现场,中铁十四局驻尼泊尔办事处负责人丁斌,以及阿尼哥公路沿线居民米兰·拉玛一起回顾了阿尼哥公路修复工作期间他们一同经历的“生死患难”时刻,还分享了尼泊尔本地学生精心绘制的尼泊尔公路。Subani Moktan Tamang是尼泊尔知名音乐节目评委,本次她将与中国歌手金志文携手唱响尼泊尔民歌《木棉花开》、中国歌曲《远走高飞》,让我们一同感受这幅友谊谱写的美丽画卷。

不同国家之间互帮互助互联互通,为世界发展打开新空间、带来新机遇。1月20日,《美美与共》第六期节目将在央视综合频道20:00档播出,一同倾听携手互助的动人故事。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