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注意到,合肥正在“复制”深圳。

“复制”哪些方面呢?

很多,其中就包括大学建设。


(资料图)

前两年国内舆论普遍关注了深圳“疯狂建大学”的趋势,其实合肥也在不声不响中重构了自己的高教战略。

一个类似深圳但又有自己特点的高教版图渐成雏形。

刚刚过去的上周,由独立学院安徽大学江淮学院转设而来的合肥理工学院成为舆论场的一个新话题。

这是合肥高等教育建设的最新动作。从学校名即可看出,该校不再追求文理综合性大学的方向,而是面向新型产业和科技发展进行人才储备。

按照官方的说法,合肥理工学院定位为理工类研究型大学,整体工程预计于2024年5月份交付,2024年9月招收第一批新生。

项目建成后,可容纳9800名学生,600多名教师,将进一步提升“科教名城”的科教能力,同时为合肥未来科技发展以及工业产业链布局,提供必要的人才储备。

合肥将自己优先发展的产业概括为八个字:“芯屏汽合”、“急终生智”。

芯,即集成电路产业;屏,即新型显示产业;汽,即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合,即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融合发展。急,即城市应急安全产业;终,即智能终端产业;生,即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智,即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

无论哪一个产业,都指向科技的未来,更需要高教战略的强力支撑。

这就和深圳的高教发展思路不谋而合。深圳市单独筹建的深圳技术大学、深圳市与中科院联合筹建的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暂定名,简称中科院深理工)都是面向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办学思路,为深圳未来发展蓄积能量。

中科院深理工可谓先声夺人。去年,备受舆论关注的安徽“扭扭车男孩”最初的本科意向学校就是中科院深理工。只是在了解到该校尚未进行本科招生之后,安徽“扭扭车男孩”才转投它校,并希望读研的时候能够与该校再续情缘。

中科院深理工去年夏天还派出了专门的团队前往安徽安庆“扭扭车男孩”家乡看望他,并为他解决了本科四年的学费。

这样的高校教人如何不喜欢呢?

合肥理工学院也寄托了合肥“科教名城”的新期待。在去年年底的合肥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合肥理工学院被两度提及,并被寄予“高水平办学”的期待。

按照这一建设思路,在经过一定的时间建设之后,“合肥理工大学”的梦想已不难想见了。

不知不觉之间,合肥的高教结构已经完备。

我将其概括为一超、两强、五中坚。

“一超”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之于合肥,其影响怎么形容都不为过。凌云任职合肥市长期间曾专门撰文讲述中科大与合肥的关系。她说,一座城市,一所大学,风雨携手50载。合肥,把倾城之爱给了这所大学。

中科大的发展常常被写入合肥市乃至安徽省的年度政府工作报告。说安徽举全省之力支持中科大的发展也毫不夸张。前几年,为了助力中科大医学学科发展,安徽省还将安徽省立医院划入中科大,成为其附属第一医院。

“两强”就是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大学,前者是教育部直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后者是安徽省属唯一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合肥工业大学在民间有汽车领域“黄埔军校”之称,这些年合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的良好表现与合工大的持续人才供应息息相关。

安徽大学直接将自己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学科定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其原因即为“服务于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急迫需求”。合肥是安徽大学办学地,自然占得先机。

“五中坚”是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和合肥学院。这五所高校数十年来都扎根合肥,将自己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相连。为了扩大办学空间,安徽医科大学新医科中心(新校区)项目选址于肥西县产城融合示范区,规划总占地面积约2190亩,总建筑面积约97万平方米,预计容纳在校生规模2.3万人。

合肥一直很在意“科教名城”这样的定位。但是在外界的认知里,京沪之外,它“科教名城”的光环总不如武汉、西安、南京那样令人印象深刻。

提升自己在全省高校格局中的“首位度”也成为合肥近年来的思考,动作频频。主办学地不在合肥的省属大学更感受到了忽视合肥的可能危机。

安师大主办学地位于安徽芜湖,但其合肥校区建设也已经纳入规划。有消息称,安师大已经与合肥市政府达成合作意向,拟将肥西师范学校成建制并入安徽师范大学,建为安徽师范大学合肥校区。

主办学地位于安徽淮南的安徽理工大学已经先行一步。2022年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整体并入安理工,该校也就拥有了占地340亩的合肥校区。

主办学地位于安徽蚌埠的安徽财经大学也在思考自己与省会、省内第一经济大市的关系。近年来安财大与地处合肥市的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洽谈合作办学事宜,两校高层往来互动频繁。

如果上述规划得以最终落地,合肥省内教育首位度将达到一个新高度。一个新型的科教名城得以重塑。

我常常说一句话,一座伟大的城市一定要有一所以该城市命名的大学。大学与城市是相互成就的。

合肥市也是这样做的。它正在举全市之力建设合肥学院,以早日实现更名为合肥大学的梦想。得益于合肥省会首位度的提高,合肥学院近年来的本科录取分数也节节提高,已经有超越省属老牌大学的趋势了。

不久的将来,从市属高校的角度看,深圳的深圳大学+深圳技术大学的结构不正和合肥的合肥大学+合肥理工大学的结构不谋而合么?

而这些市属高校的学科建设都会围绕城市未来发展新动能而展开。

合肥在诸多方面“复制”深圳的背后,是一个特大城市的梦想。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久,合肥就被定为安徽省会,此后再无变更。但是,长期以来,相比于成都、武汉,合肥的省会优势并不强,或者说,安徽并无实施“强省会”战略。

2006年,合肥启动南向发展战略,滨湖新区启动建设,直抵巢湖沿岸,城市框架被极大拉升;2011年,地级巢湖市被撤销,县级巢湖市、庐江县划入合肥城市版图,城市规模和腹地显著扩大。

合肥市与其他15个兄弟地市的经济总量也逐年拉开,省会首位度不断升高,合肥都市圈被寄予厚望,“1+15”的省内城市发展格局已然形成。

2021年,合肥GDP居全国第19位,创下历史新高。2022年,合肥GDP实现12013.1亿元,连续七年每年跨越一个千亿台阶。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合肥多项指标增速居全国万亿城市前列。

距离合肥最近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芜湖GDP达到4500亿左右,与合肥的差距是两倍多。

这样的一个成绩其实出乎不少人的意料。在长三角地区,合肥原来是一个并未受太多关注的城市,但套用一句俗点的话来说,它默默努力,然后惊艳了所有人。

数据也说明了这种努力的成效。到2022年底,在长三角41个城市中,合肥经济总量已处于第7位,与无锡的差距进一步收窄。更值得注意的是,合肥的高教布局是要优于苏州、宁波和无锡的。

我的一位朋友跟我分析,合肥这座城市地理方位其实不差,“不东不西”、“不南不北”,如果战略得当,未来可期。

这个战略肯定包括面向未来科技发展的高等教育布局战略。

在我看来,合肥其实和深圳非常像。

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直觉。曾做过深圳副市长的唐杰说,从合肥的做法中看到了当年深圳的影子。互联网上也有声音甚至将合肥直接称为中国“中部的深圳”。

有人一定会说,你这不是在说胡话么?这是两座完全不同的城市。

深圳是毗邻香港的东南沿海城市,合肥只是靠近东部沿海的内陆城市;

深圳是副省级的、非省会的计划单列市,合肥只是地厅级的省会城市。

这两个城市怎么看都不像啊。但抛去了这些表面的比较之后,你就会发现,合肥和深圳的共同点。

深圳的经济总量早已抵达内地城市第三位,仅次于上海、北京;经过不懈的努力,合肥经济总量也于数年前跨过“万亿俱乐部”的门槛。合肥经济总量目前还只是深圳的几分之一,但比较两个城市的相似性,重点是看发展趋势和战略契合度,而非现在的数字;

深圳和合肥都是有着梦想、理想并付诸实施的城市,这40年,尤其最近20年,两座城市都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圳经常被人称为“小渔村发展起来的大都市”,实际上它发展的起点是宝安县,一个平平无奇的县城;合肥的起点也好不了多少,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它就成为安徽省会,但直到20年前它还被人视为一个“大县城”;

深圳和合肥都将城市的未来寄托在了新兴科技的发展上,并为此提前布局,以迎接一个完全可能的新科技革命时代的到来。建大学,只是第一步。

在过去的数年间,深圳的科教战略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比如在大规模的新建大学热潮之后,它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新型科研机构的建设。

比如深圳医学科学院。它专门给这所新型科研机构请来“主持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颜宁。

对标美国NIH(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深圳医学科学院不定编制,不定级别,实行社会化用人制度,将按照全新机制的要求,力争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全球著名医学研究机构。

本来就有着良好科研机构基础的合肥,不排除已经在思考这个问题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