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撬动大产业。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将预制菜作为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给正在飞速发展的预制菜行业注入了新的动力。当前,汕头聚焦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紧紧抓住政策机遇和发展先机,着力把预制菜产业与汕头的侨乡优势、深厚的文化沉淀紧密结合,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预制菜产业很“香”,汕头预制菜如何将“舌尖上的潮汕”输送到各地、将“潮味”保留住并呈现给消费者?在首届汕头预制菜美食博览会暨预制菜产业发展峰会上,国内预制菜产业领域专家学者为汕头预制菜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为产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品牌打造拓展销路
【资料图】
“预制菜为什么火?”在预制菜产业发展峰会上,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延风抛出这么一个提问。她认为,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消费能力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速冻、冷链、物流、配送等技术能力的提升,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预制菜产业成为新风口,很多地区都在抢抓机遇积极布局。
去年,预制菜“省十条”的发布,为预制菜产业带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汕头制定了《汕头市加快推进潮汕菜预制菜产业发展工作措施》,以成立领导机构、制定促进条例、创建产业园区、建立产业联盟、完善营销体系、培养一批专业人才等8项措施,推动汕头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周延风认为,汕头预制菜产业除了政策支持外,还有规模大、品类多的发展优势,不过在目前的大环境下,预制菜仍然存在竞争激烈、渗透率低的现象。
在汕头预制菜产业的品牌建设方面,周延风建议龙头企业注重拓宽产品线和打造网红单品,并且在品质上做到“如家烹制”;在渠道策略上,连锁餐饮、小型餐饮、团餐、饭堂等B端渠道需求大、黏性强,能帮助企业快速扩大规模,C端消费者分布广且渗透率不断提高,要聚焦品牌化建设。在传播策略上,在预制菜传播中可发挥情感性诉求的感染力,如牛肉丸可与“丸满”“完满”有机结合,与“阖家团圆”的温馨情境相联系,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
针对汕头市预制菜的发展情况,汕头市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李泽泉展开了分析。他认为,汕头在发展预制菜产业的过程中,拥有物产丰富丰美、制作精湛精细、人文崇商重商的优势,另一方面也要克服产业意识不强、产品创新不足、行业宣传不够的“卡脖子”问题。另外还要注意预制菜行业的痛点堵点——安全卫生问题,这是消费者最关心和担心的问题。行业的健康发展需加强引导,加快向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转变。
科技助力抢占市场
预制菜产业上游连着“菜篮子”,下游连着“菜盘子”,联结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涵盖种养、加工、制造、科技、信息、仓储物流和市场营销等多领域,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县域、镇域、村域经济振兴的重要支撑。
预制菜如何保留“家”的味道和传统风味,从舌尖上的味蕾打造成为“美食制造业”?“预制菜肴的主要原料来源于食用农产品,预制菜肴加工涉及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范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肉品团队副首席、农业农村部中式肉类菜肴制品加工技术集成实验室副主任王振宇从预制菜肴的产业定位出发,剖析了当前预制菜传承与创新、投资过热的问题,认为走工业化加工科技路径是大趋势,其中的传统肉制品(菜肴)工业化技术包括过热蒸汽新型靶向减菌、工业化数字化转换、火候数字化标准化等技术。
“科技助力企业以高品质、高还原度、营养健康的预制菜抢占市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果蔬加工研究室主任余元善介绍道,预制菜品质控制关键技术包括冷藏冷冻技术、解冻技术、杀菌技术和调味技术,并特别提到“狮头鹅超高静压嫩化技术”,这种技术有利于优化工艺参数,改善鹅肉品质,同比嫩化率可达70%以上、持水力上升11.39%,提高了狮头鹅综合商品价值。
在汕头预制菜美食博览会开幕式上,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罗惠兰指出,汕头在发展预制菜产业过程中,要坚持以“安全、健康、美味”为遵循,着力构建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积极引进先进的加工和冷链技术,提升预制菜还原水平,保障质量安全;要加大研发力度,着力开发独具特色的汕头预制菜;要借助举办美食博览会契机,引进有实力的全产业链企业和资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推动汕头预制菜走得更远;要着力开拓市场,注重差异化发展,找准重点市场,聚焦关键受众,运用信息化传播手段,大力开展市场营销,树立汕头预制菜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以畅销的产品支撑产业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