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8月1日早7点30分,牡丹江市区主干道—西三条路迎来早高峰,南北双向车流密集,人行道两旁人群扎堆。空中,两架警用无人机时而盘旋、时而行进,第一时间将交通动态实况回传至交通指挥中心。

“新安街执勤警力,两辆私家车在南向行驶车道发生剐蹭,请立即前往处置。”指挥员通过警用无人机实时画面,向路面执勤交警下达指令,疏导交通。这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公安局依托科技力量、夯实民生警务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牡丹江市公安局围绕实战应用、城市防控、基础管理、便民服务等公安主责主业,聚“数”成塔、乘“智”而上,着力构建敏捷化、智能化、扁平化的数智警务新格局,刑事科学技术领域3个实验室获评“全国重点实验室”,在黑龙江省首家建成警用无人机研发训练基地。

“我们深度解放思想,以思想大解放撬动工作大转变,突破固有思维模式,打通信息联通链路,实现资源共享,让数据‘连湖成海’,提升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牡丹江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该局统筹建立牡丹江市公安科技人才库,开展数据建模、视频应用、技术革新等领域比武竞赛和“两能手一案例”培养评选活动,打造出人岗相适、一专多能的科技人才梯队。在公安基础工作保障上,一次性向基层派出所民警配发400部移动警务终端,发挥“背包警务”优势,守护民生民安。

“我们在巡逻时迎面走来一名男子,看见警察掉头就走,直觉告诉我这名男子有问题。在盘查过程中,我们用移动警务终端查明该人是吉林省警方网上追逃人员。立即将其控制,并顺利移交。”回想起今年5月27日的一次抓逃经历,宁安市公安局宁安镇第一派出所教导员张子龙深有感触。

以技术支撑部门为主体,实战打击警种为力量,牡丹江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建成11支“数智警务”联合战队,创新探索“战训一体+比武竞赛+实战检验”练兵新模式,推进业务与技术深度融合。

鼓励支持民警勇于创新,民警杨健研发的“过滤式去蛋白样品储存罐”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民警罗速涛研究的一种应用于痕迹检验的化学试剂课题正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支队某检验鉴定项目被公安部授予东北三省唯一一家“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基地”。

牡丹江市公安局主动顺应发展形势,深度研发警用无人机,已研发装备系统中有2项正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自主研发的某系统荣获黑龙江省公安机关基层技术革新三等奖,工作室研训团队在黑龙江省公安机关无人机技能比武中取得第二名。

创新引领、科技赋能。今年上半年,牡丹江市刑事、治安警情分别同比下降53.82%和37.33%,累计为群众止损、挽损3900余万元,数智警务赋能公安实战成效愈发显著。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