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各大博物馆打卡,或者到图书馆、书店感受书香;工作日下班后参与社区组织的文艺活动,享受艺术文化带来的幸福感……在成都,蓬勃发展的公共文化事业,正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持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化素养。
【资料图】
目前,成都已初步建成市、县、乡、村四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站点3333个,全市公共图书馆藏书量2539.38万册,2021年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27001场。平均每月超过1万场的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正在这座常住2000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塑造着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而其背后,是更加均等化、品质化、智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空间遍布城乡
灰色复古的砖墙、干净明亮的落地窗、富有设计感的装饰……位于成都金牛区驷马桥街道曹家巷社区的东周社艺文美空间,格调简约,清爽宜人,建成后很快成为附近居民休闲的好去处。
“在家门口能有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空间实在太好了,每天都有很多市民过来,享受阅读的乐趣。”家住附近的居民田昌友说。
“优秀的公共文化空间是社区美育培养的重要载体,当居民们的素养不断提升,社区就建立起更多的信任,更加和谐团结。”曹家巷社区党委书记刘异飞说。
近年来,成都建设了一大批地域文化特质鲜明、场景载体丰富多彩、文创产业融合发展、文化凝聚作用明显的文化创意主题社区。成都还结合城市有机更新,在青山绿道蓝网、城市金角银边、高端商务楼宇、旅游景区、酒店民宿等场所打造“生活美学新场景”。如今,越来越多的基层文化新场景、“美空间”遍布城乡,它们与成都博物馆新馆、城市音乐厅、天府美术馆等地标式大型公共文化建筑交相辉映。
“我们按照‘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理念,高标准补点建设227个基层文化设施,推动现有基层文化设施改造升级;积极打造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目前已完成800个示范点建设。”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公共文化产品各具特色
有了好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和设施,还要有好的文化产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如何增强吸引力,做到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既有营养又有味道?近年来,成都积极推进“社区艺术化、艺术生活化”,基于社区自然禀赋、文化特质和地域特色,加强在地文化保护、挖掘、利用,规划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社区文化形态。
位于成都成华区怡福路300号的毛边书局·桃蹊书院,不只是群众家门口的图书馆,还兼具档案馆、展览馆、旧书交易交流、文学艺术创作等功能,相继开展了书香桃蹊·阅享人生、四季微学堂等文化服务项目,以亲子阅读、手工制作、诗歌朗诵等形式,给社区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生活。
“我们倡导‘一本好书、一杯清茶’的阅读文化,致力于成为群众身边的书香殿堂、雅聚之所。”书院主理人傅天斌说。
金牛区花牌坊社区,结合丝绸文化主题,打造多种休闲娱乐业态,定期开设多种兴趣班,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武侯区老马路社区,依托原有的乐器商铺打造“十二乐·微博物馆”,举办公益活动,让艺术家走进社区……成都强化社区风貌管控,注重美学运用、公共艺术品植入,社区文化辨识度不断提高。
“我们还积极保护利用乡村传统文化,盘活农耕文化、林盘文化、乡贤文化等乡村自然人文生态资源,因地制宜建设了一批文化院坝、乡村戏台、非遗传习场所、乡史村史和社区博物馆。”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成都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县一品牌,一镇一亮点,一村一特色”的乡村文化新生态。
公共文化服务智能贴心
“真是太贴心了,现在借书就像点外卖一样,只需要手机一键下单,即可坐等快递上门,省时又省力!”成都成华区图书馆去年上线运行“熊猫云书房”,市民通过微信公众号就可在网上查找并借阅图书,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智慧化是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成都探索建成“文化天府”服务云和“文旅e管家”大数据管理平台,进一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便利化。
据悉,“文化天府”服务云纵联国家、省级、区县服务平台,横联城市民生服务平台、环成都经济圈城市文化服务平台,涵盖课程报名、活动抢票、场地预约、慕课教学等23项板块功能,实现全域公共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形成成都市文化馆公共数字文化体验厅等一批智能服务场所。
“文旅e管家”对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进行实时监测和动态管理,有效破解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监管难题,让成都公共文化服务治理走上了“精准化、精细化、智能化”道路。
同时,成都还在实现市、县、乡、村全域四级图书借阅“通借通还”的基础上,开展技术攻关,实现了与四川省图书馆等异构业务管理系统的数据实时交换与信息共享,推动成都图书馆与成渝地区和环成都经济圈城市公共图书馆的馆际读者互认、通借通还和集群服务,形成了馆际海量数字资源互补和服务效能叠加,实现了成渝地区和环成都经济圈公共图书馆同城化服务。
记者:周洪双
通讯员:刘飞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13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