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成语读音为:gé wù zhì zhī

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

成语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义词为:致知格物

成语造句:我们要格物致知探求事物的本质,不能略知一二就放弃。

.

格物致知的最高境界是

儒商的最高境界就是格物致知,做到了格物致知就必然驰骋商场,所向披靡。格物致知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管理学中的极品管理。格物致知能够培养出伟大的企业家。明智的企业家应该掌握格物致知之道,修炼格物致知之道。但当今的企业家,包括以儒商自诩者,皆忽视或者说根本没明白格物致知之道,与道相背。什么叫格物致知?朱熹将格物致知解释为穷究天下之事物,而尽悉天下之事理。说得通俗些就是不断学,不断获得新知。这一解释被以后的众多儒家所继承,成为正统的解说。但孔子老人家的本怀是怎样的呢?也不断有人质疑朱熹为代表的儒家曲解了孔子的真意,因为朱熹的看法是很不现实的。人生如此短暂,事物如此纷繁,如何能一一去研究?通过穷索天下事物之理而获得知,即智慧,似乎是很有限的。于是后来佛家有高僧对格物致知进行了全新的诠释,认为格是消除的意思,把这个物给消除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