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李村景色怡人。
一曲丁丁腔,赢得游客阵阵掌声。本报记者 许晨 摄

本报记者 胡明慧

近日,铜山区利国镇西李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示名单。

这个背依凤凰山、面朝微山湖的小村庄,若论传统,确属悠远。


(相关资料图)

村内的石头部落,是江苏省三星级景点。明清时期,西李村先民为躲避战乱水患,在山上就地取材,建造的石墙、石壁、石屋、石院、石臼、石槽、石磨和旧木船,至今保存良好。

村里还有据传是当年微子及族人定居时所植的古树、为追悼一位明朝公主所建的慈恩寺以及相传三国时期刘备驻扎徐州时所建的烽火台……

然而,这个拥有无数个动人故事的小村庄,在2013年前,却是省定经济薄弱村。

“西李村向西便没有路了,交通不便。当时,利国是全市的工业重镇,但西李村却没有工业。村民们住在破败的石头房子里,连吃水都要从山下挑,基本上是以种植和捕鱼为业,一年的收入不足6000元。”西李村党委书记胡永平告诉记者。

传统不能丢,发展也不能停,那就把传统变成发展的优势!从2013年起,西李村蓄势以新的姿态崛起。

这一年,西李村石楼自然村的几十户村民从山上的石头房搬进了山下村文化广场周边的安置房。原先的石头房经过修旧如旧,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明清特色村居的旧貌。

“这几年,镇村两级前后投入6000多万元打造的石头部落成为了江苏省三星级景点。西李村获评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去年又被评为江苏省传统村落。”胡永平说。

保留传统,而不囿于传统,西李村有了发展的新面貌。

在村里的古槐树下,原先的民居变成了崭新的党员中心户活动室。活动室内,除了摆放着供党员们集中学习用的桌椅板凳、书籍报刊,还有一些猫窝、猫玩具的成品展示。“村里有两家做宠物产品的电商企业,村里的妇女有时候就在这里领活儿回家做。不出家门就能挣到钱,做得多的,一个月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胡永平笑着说。

拾级而上,至半山腰,在改造一新的村网格服务站,一位老人正在即兴弹唱丁丁腔。

老人名叫孙文荣,今年81岁,学唱丁丁腔已有60余年。

“现在都有徒子徒孙了,可我还是闲不住,没事的时候,就和老伙伴们一起来石头部落操练,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上这种非遗项目,也希望它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孙文荣说,现在,牙也漏风了,词也记不住了,但还是希望尽自己的一点力,让丁丁腔褒有生命力。

登上山顶,微山湖碧波荡漾,西李村的新发展也一览无余。

指着一片片原先的鱼塘,胡永平告诉记者,如今这里已种上了2000亩的鸡头米。

“去年,为了改善微山湖水质,村里3800亩水面退塘还湖。退塘后,虽然村民们拿到了补偿金,但村里考虑还需另谋生计,于是带动村民种植了700余亩鸡头米。看到效益不错,今年扩大了规模,种植了2000亩。”胡永平告诉记者,西李村种植鸡头米采取绿色种植的方式,不施化肥,不影响微山湖水质。现在,不仅把退塘还湖的“窟窿”补起来了,还帮村民找到了致富增收的新门道。“今年,鲜鸡头米的价格比往年高,俺村种植的2000亩鸡头米预计可增收100万元。下一步,我们打算搞鸡头米的深加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把增收的渠道继续扩大。”胡永平说。

山脚下,另一大产业也开始支撑起西李村产业发展的“半边天”。

时值“双11”营销季,西李村的佳喜乐宠物用品有限公司厂区内一派热火朝天的发货场景。这家销售宠物用品的电商企业是村民李宁十年前返乡创业时建起来的,如今日渐壮大,不仅产品门类齐备,而且集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光产品专利就有100多项。

“平常每日的发货量在3000单左右,这几天每天的发货量有七八千单。今年的销售额应该很不错。”厂区主管宋丹告诉记者。

据胡永平介绍,目前,西李村拥有规模电商5家,60余户村民通过淘宝、阿里巴巴、微信等平台开设网店,有460余人从事电子商务相关工作,相关产业链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100余个。2019年,石楼电商网上销售额达1.2亿元,产品经销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多个国家。

“乡村旅游、养殖、电商产业已成为西李村发展的‘三驾马车’。”胡永平说,十年的光景,西李村实现了蜕变,2019年村集体收入达71万元。未来的西李村,将会继续把“留住乡愁”作为发展的根系,在保护传统中发展,在发展中弘扬传统,走好乡村振兴路。

记者手记

自古以来,大大小小的乡村遍布中华大地,像一幅幅或温婉、或豪放的山水画,凝聚着中华民族璀璨的历史文化。但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建设速度的加快,早些年,一些传统村落褪去色彩,甚至消失。

保护传统还是加速发展,在那时,似乎变成了一些传统村落面临的两个截然不同的选择项。

从2012年起,住建部等6部门启动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像西李村这样的小乡村,似乎找到了一条变二选一为二合一的发展道路。

把原汁原味的乡愁保留下来,以乡村旅游拉动当地经济,并且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承文化、承载寄托乡愁。

通过这样的方式,西李村的特色民居、历史典故为更多人所熟知,当地的非遗文化也一步步走上舞台、走进校园、走进人群。保护传统让乡村有了带动发展的“发动机”。

有了动力,发展的势头自然而然便上来了。

做大电商产业,做强特色种植,这个传统村不断更新发展的方式。

传统和发展,在这里并不相悖,而是成为合二为一的乡村振兴新势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