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最爱吃粥且吃的粥最精致讲究最有营养的人,大概就是贾府的老祖宗贾母了。说到贾母爱吃粥,小说第五十四回的回末文字,应该是集中展现最明显的一次了。这一回里写贾府正月里放烟花玩乐至深夜,贾母说夜长更深,有些饿了,要吃夜宵,然后凤姐儿便说出已经备好了夜宵,一个是鸭子肉粥,一个是枣儿熬的粳米粥。
显然,这两种粥,当是贾母平日里爱吃的,否则,凤姐儿不会提前就让人备好,还直接最先说出这两种粥。没想到,这个夜晚,向来摸透贾母脾性的凤姐儿,却失了算,贾母这次不按常理出牌,两种粥她都不要,认为“不是油腻腻的就是甜的”,凤姐儿才又说了杏仁茶,虽然也甜,可是,这一次,贾母点头了,“道是这个还罢了。”
【资料图】
其实,在小说里,贾母是爱吃甜烂之物的。小说第二十二回写薛宝钗过生日,贾母让她点自己喜欢吃的,懂事明理的薛宝钗知道贾母爱吃甜烂之物,便总依贾母往日素喜者说了出来,果然让贾母欢喜非常。
贾母爱吃甜烂之物,排在首位的大概非粥莫属。
我国吃粥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之时,《初学记》里记载说“黄帝始烹谷为粥”,这是素粥。《礼记》里还记载了肉粥:“取稻米,举糔溲之,小切狼臅膏,以与稻米为酏。”这是狼肉粥。
至迟在我国先秦时代,人们就发现了粥的养生功能,《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等古代医书里对某些病症,都要求病人在服药之外,还要“歠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因为中医认为喝热粥有助于药力的发散。
北宋诗人张耒特别重视食粥,他在《粥记赠潘邠老》中说:“——每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脏腑相得,最为饮食之良。”
很显然,小说里的贾母也是懂得食粥养生的,所以,贾母也爱喝粥。不过,贾母喝的粥可不是随随便便一碗大白粥或者扔一把红豆大枣就煮出来的粥,而是用珍贵又极富营养价值的各类食材精心熬制出来的甜烂之粥。
我们先来说鸭肉粥。此粥是将鸭肉与粳米同煮,在熬制之前,需先将粳米炒至焦黄后,方可与鸭肉同煮,因为鸭肉偏寒,属于凉补之物,脾胃虚寒者不适合食用此物,而将粳米炒后再与鸭肉同煮,则很好消解中和鸭肉寒凉之性,正适合贾母这样的年老之人食用,既不会对脾胃造成伤害,又不会如鸡肉牛羊肉之类引起上火。真是一举多得。
小说第七十五回写中秋之夜贾母带领众人赏月至夜深,然后吩咐“拿稀饭来吃些罢”,尤氏便捧过一碗红稻米粥。这里写贾母吃粥,若我们草草看过,会觉得没有什么深意可言,可是,若细究红稻米三字,则大有文章。这红稻米相传为康熙帝时御苑所种,米色微红而粒长,气香而味腴,有健脾补气养血生津之效,所以下文才写贾母又吩咐让人将红稻米粥送给病中的凤姐儿食用。
除了红稻米粥,小说里还写了另一种粥叫粳米粥。此粥在小说里出现不止一次。第八回写宝玉去梨香院探望生病的宝钗,后来薛姨妈留着吃晚饭,还饮了暖酒喝了酸笋鸡皮汤,最后吃了半碗碧粳粥,薛姨妈才放了心。
为何最后一定要吃碧粳粥薛姨妈才放心?因为这碧粳粥能去酒气、清神志。碧粳米原产河北玉田县,在清代亦是贡米,米粒细长、颜色淡绿、煮时有香气,其香味自带田野青草气息。
清代的康熙、雍正二帝都对碧粳米情有独钟。素来最重养生的康熙帝每次吃饭,必定要摆放两碗现熬的碧粳粥,而雍正帝在做皇子时,每日的早饭一定是碧粳饭。
据《本草纲目》记载,粳米,利小便、止烦渴、养脾胃。可见营养价值丰富,也无怪乎凤姐儿给贾母准备的夜宵里会有枣儿熬的粳米粥。
除了第八回、第五十四回出现过粳米粥,小说第六十二回还出现了粳米饭:
春燕接着揭开看时,里面是一碗虾丸鸡皮汤,又是一碗酒酿清蒸鸭子,一碟腌的胭脂鹅脯,还有一碟四个奶油松瓤卷酥,并一大碗热腾腾碧莹莹绿畦香稻粳米饭。
这里描写的“一大碗热腾腾碧莹莹”的碧粳米饭,宝玉拨了半碗饭,泡着汤吃,觉得十分香甜可口。
也难怪,清朝的康熙、雍正两位皇帝都喜爱的碧粳米,肯定是香味尤绝。
除了鸭肉粥、红稻米粥、粳米粥,小说前八十回还写了黛玉吃的两种具有食疗作用的粥:燕窝粥和香薷粥。前者平肝养胃,滋阴补气;后者有祛暑解热之效,适合暑天食用。
八十回后的续书文字里写到粥的,大概只有第八十七回,写黛玉病初愈后,在潇湘馆,紫鹃亲手给她熬江米粥,配的小菜是南边带来的五香大头菜。江米粥就是白糯米粥。
为何前八十回文字里写了那么多名称不同、功效各异、花色繁多的香米粥、花色粥、药补粥,到后四十回里,黛玉便只能局促在潇湘馆,就着五香大头菜,喝着自己熬的大白粥?因为续书作者没有前八十回作者曾历经一番富贵荣华的人生经历,自然无从写起。俗语说,三代为官作宦,方知穿衣吃饭,洵非虚言。
不过,最让人感慨伤怀的却是,在小说里细细描摹往昔富贵繁华生活的作者曹雪芹,实际上过得却是著书黄叶村,举家食粥酒常赊的穷苦日子。
很难想象,当笔墨在手,白粥在侧,默默啜一口粥,再一字一句写着书里主人公吃着的各色精致香粥、喷香肉粥、食疗药粥时,在贫病交加的曹雪芹的心上,是怎样一种痛苦的折磨?
那么多名色功效繁多的珍贵香粥,一定真实存在于小说作者曾经的富贵生活中,只可惜,这富贵荣华,到头来,终是一梦。梦醒后,只剩这一笔一墨一纸一粥相伴。正是:古来多少伤心事,富贵穷通一碗粥。
作者:午梦堂主,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