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不造车,这是既定方针。

从2018年华为明确不造车算起,据不完全统计,华为已经至少有十余次表示“不造车”。比如2019年1月,任正非公开表示:华为永远不造车”。同年5月,任正非又表示,“华为不会随便切换轨道”;2020年,华为BU总裁王军在手机新品发布会称,“华为不造车,而是帮助车企造好车”;2020年11月,任正非严厉地表示: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最新的一次是在三月底,任正非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有效期5年”。并对华为标志在汽车设计上的露出也提出严格要求:“不能使用华为/HUAWEI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而此次,被任正非点名批评的就是余承东力推的问界品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AITO问界”改姓失败

目前,华为与车企有三种合作模式,也是公众认知的华为曲线造车的三条路径:

一、零部件供应模式:传统Tier 1,提供标准化零部件,如通信模组、电机、T-Box等;
二、解决方案集成HI模式:传统Tier 0.5,提供智能汽车全栈解决方案,MDC计算平台、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车云等;
三、智选车模式:传统Tier 0,提供零部件及解决方案支持,深入参与产品设计、质量管理、品牌营销和终端销售等全过程。

从华为参与深度来看,三种模式依次递进,也有沿袭迭代。零部件供应模式是华为初入汽车领域时的策略,希望成为另外一个博世和大陆。

但用余承东的话说,“今天这个时代,这个条件不成立”,因为软件、算法、芯片这些软的智能化的东西,很难像标准化的零部件进行大规模售卖。

这种背景下,需要跟车厂深度合作,不断迭代“华为Inside”模式推出。Huaiwei Inside模式属于轻资产运营,将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卖给技术实力较强的车企,目前Huawei Inside模式合作品牌有长安阿维塔和北汽极狐。

而智选车模式和车企有更为深入的合作,在产品定义、车型设计、市场营销、用户体验等环节都深度参与。甚至在供应链体系上也有一定介入,体现在线下就是华为门店摆展上问界汽车。

这已经相当于华为参与了造车从设计、研发到销售的全链路环节。即便缺少字面意思的“造车”,华为已经“无限接近造车”。

这也是余承东主导的华为造车模式,目前合作最为深入的汽车厂商是塞力斯,双方联手推出问界品牌:华为主要负责软件,赛力斯主要负责硬件。

华为与塞力斯的合作,用一年三款新车、十余万销量的市场成绩证明深度赋能的智选车模式能够很快为华为造车打开局面。

今年3月,余承东在营销渠道中默许供应商将“AITO问界”字样改为“HUAWEI问界”,欲借此提振销量,但也引起市场的极大震动,包括老合作伙伴的担忧,惊呼“华为推翻承诺亲自下场造车”。

彼时,华为对此的回应称:“‘HUAWEI问界’是华为生态汽车品牌,是华为开创的全新商业模式。华为提供电动化、智能化零部件等核心软硬件技术,并通过产品定义、用户体验、质量管控、渠道零售以及品牌营销帮助车企卖好车,在帮助车企实现商业成功的同时带动华为智能汽车零部件的规模化销售。”

但市场的疑虑并未就此打消,需要有更大的动作进行回应。这就有了开篇的一幕,“华为问界”仅存世不到一个月时间,任正非紧急踩下刹车。最终,华为不造车的承诺延期5年并严格规范华为品牌的使用。“AITO问界”改姓也宣告失败,对华为亲自下场造车的猜疑也暂告一段落。

余承东Inside

与多年前余承东接手华为手机业务时,“不支持余承东的工作,就是不支持我!”力挺的表态不同,任正非选择叫停,也引得坊间为余承东阵阵叫屈,认为是对他功绩的抹杀,同时也陷入职业生涯中最大的一次舆论风暴中。更有好事者造谣称余承东将入职小米汽车。

后来余承东也公开解释,“之所以叫HUAWEI问界,是想成为一个生态品牌,让消费者选择的时候不会困惑。”并表示,虽然“华为字样取消”,但推行生态联盟的本质没有改变。

资料图.据网络

近日,余承东再次亮相公众视野并火力全开,展露“大嘴”本性,不仅正面开怼王传福,回击“智能驾驶瞎忽悠”言论,声称其要么不了解这个行业,要么没这方面的能力,才来故意打击。

在解释问界M5的智能驾驶时,余承东又说“很多车企抄华为鸿蒙座舱,但抄不到精髓”“和新势力、特斯拉相比,(高阶智能驾驶)我们遥遥领先,” 并称“遥遥领先”这个词不能随便说,只有真正做到了才能说。

在说到问界M9的空间内饰是,余承东更是扬言超越了奔驰GLS、宝马X7、迈巴赫、劳斯莱斯库里南、宾利添越所有的一众豪华车!更是宣称“M9将重新定义1000万以内最豪华SUV”。

华为是造车新势力里不可忽视的一极,但也面临着内外压力: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特斯拉降价掀起价格战,造车新势力和传统主机大厂新势力新车型集中入市,AITO问界挑战重重;另外一方面,余承东坦承汽车业务是华为唯一亏损业务,当年仅在研发上的投入便达15亿美元。面对亏损,余承东也立下“军令状”:2025年实现盈利。

余承东是一个好战的男人,在手机领域为华为赢得胜利后,他也迫切希望在汽车行业为华为再打下一座江山。不可否认,华为是一块金字招牌,AITO问界在2022年能卖出了7.5万辆新车与华为的品牌效应的外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今,“AITO问界”抱住这条大腿已经不可能,问界和华为也各有各的难处。

目前看,余承东的打法是清晰的。一方面最大限度的挖掘智选车模式中的“华为元素”,并且扩大朋友圈,比如即将与江淮、奇瑞的合作,释放华为品牌的张力,最大范围的拢聚消费者。另外一方面,把余承东个人标签极大化,他的敢说和冲劲是华为手机崛起的一大助力,AITO问界同样适用。

从这个角度看,AITO问界改不改姓已经不重要,从“华为Inside”到“余承东Inside”,这将是未来华为智选车模式最核心的竞争力,也是AITO问界接下来从激烈的竞争中突围,甚至飞上天的关键。

华为不造车,但汽车业务又要盈利。简而言之:没有华为的加持,余承东就是问界最大的buff。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