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8-9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国际教育研究中心、北京明远教育书院主办,中黄教育集团承办的“学校课程现代化的中国道路——2022国际教育发展论坛”在线上顺利举行。本次论坛聚焦“让新课标高质量落地”,30多位来自全国顶尖学术研究机构的教研专家、高等院校教授、学校校长及实战专家齐聚“云端”,面向一线教育工作者分享落实新课标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索案例,共吸引超过15000人次教育工作者在线观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指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教育、科技、人才被提至更加重要的位置。课程是教育实施的重要载体,基础教育领域,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需要在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转变育人方式上下功夫。今年4月,最新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发布后,如何高质量落实新课标、促进课堂教学变革都是行业热议的话题。

本次论坛设2个主论坛、4个平行论坛,包括3场主旨报告、1场圆桌论坛、8场校长主题报告、8大学科教学设计分享及评课专家研课复盘,通过丰富多元的形式,帮助老师们突破“新”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理解和掌握“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能力与实施关键。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明远教育书院院长、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郭华教授在主旨演讲中围绕课程内容结构化,系统分享学科教学与育人的重点,并通过详实的案例解析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实操建议。郭华教授指出本次课标修订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就是在“内容要求”、“学业要求”的基础上新增了“教学提示”,指向“怎么学”,即把学习这样的内容、达到这样的要求,学生必须经历的基本的、典型的活动显性化,让课程内容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活动,让学生在主动活动中达成素养。

(郭华教授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以课程内容结构化来引领教学实践变革,让学生在主动活动中生成素养)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理事长刘宝存教授在主旨演讲中对比剖析世界主要国家以核心素养推动课程和教学模式改革的动向和经验,解读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特色。刘教授指出,课程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实现关键,必须探讨课程现代化的中国道路,并总结了六条路径:以学生为中心协调社会需求、知识体系、儿童发展的关系;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确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质量标准;以跨学科、实践和探究为抓手推动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以数字技术为动力提升课程的智慧化水平;以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保障课程的实施;以多元评价体系为杠杆推动课程治理现代化。

(刘宝存教授总结了基础教育课程现代化的六条路径)

中黄教育集团学术委员会主席、中黄教育集团名誉总校长、中华国际文凭学校协会首任会长崔建社总校长从素养导向、大概念教学、综合学习、学科实践、因材施教五大维度分享了如何将新课标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落地,为实施新课标提供借鉴和启发。

(中黄崔建社总校长从五大维度分享如何将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的要求)

本次论坛不仅有针对新课标的理论指导,同时邀请了上海市民办尚德实验学校、杭州维翰学校、广东碧桂园学校以及广州市白云区中黄外国语小学四所先行学校分享了在中西融合教育探索方面的实践案例。

4场平行论坛分别围绕语文、英语、数学、科学、体育、音乐、劳动、综合实践8大学科,邀请来自广州市白云区中黄外国语小学和黄埔区中黄外国语实验学校的授课教师解析教学设计思路,拆解教学流程,分享教学技巧,评课专家团在线进行研课复盘,通过理论、实践与反思相结合的学习体验,帮助一线教师学以致用,制订适合自己的“新”课堂教学实践策略。

中黄教育集团董事长黄海峰表示,本次论坛既是中黄教育集团站在20周年起点上举办的一次教育名家、校长与一线教师教研学习的盛会,也是中黄20年全人教育探索和沉淀的一次阶段性展示,希望能为中国教育现代化提供更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秘书长滕珺教授表示,本次“2022国际教育发展论坛”到今年已经是第二届,秉承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和北京明远教育书院“繁荣学术,服务教育”的宗旨,联合中黄教育集团在一线的探索和实践,希望能广泛链接国际教育与本土教育、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搭建深度交流的平台,共同为中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