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做到垃圾源头减量,今年,丽园社区联合绿色生活社区服务发展中心共同开展了对厨余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实践探索,将居民产生的厨余垃圾就地堆肥,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再利用。


【资料图】

百个家庭“认领”波卡西堆肥桶

在垃圾治理和分类中,如何处理好厨余垃圾是关键。丽园社区经过专业调研,选择了更适合在城市住房中进行的波卡西桶厌氧发酵堆肥法,其具有没有臭味,节省空间的优点。让居民在家就能把厨余垃圾制成有机肥,体验收获的乐趣。

据了解,丽园社区今年来共举办波卡西堆肥科普活动3场,通过社区公共课堂的形式,让居民在充分了解其使用方法后,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愿“认领”了堆肥桶。这种“认领”的方式,让波卡西堆肥桶可以找到真正愿意进行堆肥尝试的主人,避免了沦为垃圾桶。

目前,已有百余家庭“认领”了波卡西堆肥桶,并成立社区“堆肥小队”线上群组,“堆肥小队”群组每天热闹异常,成了大家持续分享、学习交流堆肥经验的友邻平台。

社区自制有机肥走进家家户户

去年10月,丽园社区的厨余好氧堆肥示范基地落成。两个一立方的定制木质堆肥箱以及可以放置堆肥工具的蓝色“工具箱”,布置在小区步行道一侧,一经“亮相”就引起了许多居民的驻足围观。

“基地虽小”却发挥着大作用,在社区的组织下,居民自发带来果皮菜叶等厨余垃圾,参与波卡西堆肥的居民带来半腐熟的波卡西肥,在堆肥老师的指导下,一同开始了有氧堆肥。经过升温、高温、翻堆、重新升温、再到降温,一个月左右肥料就能制作完成。

让更多的居民认识和懂得应该怎么合理有效地利用好平时家里的厨余,丽园社区还多举措进行社区厨余在地堆肥的推广。一方面,培育感兴趣的居民成为堆肥志愿者,对于堆肥箱进行日常管理,持续对社区产生的厨余进行资源化处理。另一方面,通过定时定点收集厨余的方式,让更多居民参与到厨余好氧堆肥中,同时助力垃圾分类习惯养成。

此外,为了更有效地推广厨余垃圾在地堆肥,在社区书记刘艳玲的带领下,工作人员和堆肥志愿者,于晚饭点走进居民家中,宣传垃圾分类,推广厨余垃圾堆肥活动。同时,还精心准备了宣传“大礼包”,包括环保袋,垃圾分类指南宣传册,以及一袋袋由社区厨余垃圾变废为宝的绿色有机肥免费送给居民,让居民了解厨余垃圾分类后的再生再利用。

堆肥示范基地助力打造社区微花园

将肥料“反哺”社区,丽园社区还利用废弃饮料瓶打造出一个漂亮的花园围挡,招募几十名青少年一起进行微花园建设。小朋友们各自选择了漂亮颜色的饮料瓶,挖土、装土、将花苗倒插在土壤中,一个接一个,利用使用过的饮料瓶,打造心目中的花园雏形。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一个微型花园就呈现出了模样,五彩缤纷的生态微花园吸引参与活动的亲子家庭与社区居民纷纷与之合影。

下一步,丽园社区将以花园营造为平台,以“垃圾分类+堆肥+一米花园”共建为抓手,引导居民从“旁观者”到“决策者”到“实施者”的化被动为主动的转变,参与垃圾分类与社区花园共建,进一步培养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意识,提升自治热情和社区自治的内在持续性,共建共治共享绿色家园,助力大兴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树立文明新风,一起向未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