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6月10日电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的青塘粽子现在是远近闻名的特色食品,曾经的贫困村临县前青塘村利用盛产苇叶的独特优势,发展起粽子产业;通过技术升级,这种时令食品得以扩大销售半径,成为可持久的特色产业;通过强龙头、补链条、建集群、育生态,小小粽子打开了这个村的乡村振兴路。

前青塘村产粽叶,临县县志中就有“苇苗离离,粽席特产”的记载,如何靠粽叶让村里人脱贫致富,2012年,前青塘村党支部书记张新文开始带头做粽子产业。

前青塘村的粽叶宽大肥厚。新华社记者王劲玉 摄

粽子很快实现了食品到商品的转变。这得益于前青塘村不断挖掘自身特色资源:水源丰富、水质优良的“海眼”泉,宽大肥厚的芦苇叶,质地醇厚的黄河滩枣,以及带有特殊香气用于捆绑粽子的马莲草。这四样当地特产结合起来形成了粽子好吃的关键。

特色农产品市场广阔,粽子卖的越来越红火,但粽子的即食性短板让村里人脱贫有余但致富不足。

青塘粽子要想扩大生产规模,攻克保鲜技术是关键一环。张新文说,村里人缺技术让他们走了许多弯路。“搞产业就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经过不断尝试,高温灭菌技术被攻克,粽子的保质期达到180天。”

解决了设备问题无异于补齐了粽子产业链,现在村里做粽子的村民几乎家家都有抽真空机,几户就有一个灭菌罐。

靠走街串巷卖粽子让村民们实现了脱贫,产业化粽子生产让前青塘村走向了致富路。随之而来的龙头企业、区域品牌、产业生态让青塘粽子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扎实。

现在前青塘村的粽子产业已经形成大、中、小企业齐发力的产业梯队,龙头企业青塘粽子食品公司年产值几千万元,单日产粽能力达3万个,10家左右的规模企业年产值几百万元,还有100多家年产值几十万到一百万元的家庭工厂。

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在前青塘村也逐步构建起来:村民在粽子厂打工包粽子,月收入可达上万元;攒点钱就可以自己购买真空包装机、进原料开家庭工厂;再挣了钱可以买灭菌罐承揽高温灭菌业务;再干大了就可以建厂房了。

刘军芳正在对粽子进行高温灭菌。新华社记者王劲玉 摄

粽子产业的发展让农村活力也在不断增强。

返乡青年刘军芳依靠熟练掌握灭菌机每天能收入上千元;54岁的王艳平一天能包200多个粽子,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这个脱贫家庭如今年收入达到20万元。2023年前青塘村及后清塘村粽子销售额达到1.5亿元,创造就业岗位3000个左右,前青塘村回乡青年超过500人。村里建设的水上乐园也红火起来,“粽子+旅游”融合发展让这个传统古村落韵味更浓。

标准化工厂制作粽子。新华社记者王劲玉 摄

青塘粽子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还在持续显现。目前,以粽子产品为关键环节的“链式经济”正在成长壮大。粽子产业已经辐射带动了临县的黄米种植、黄河滩枣和枣花蜜以及包装、运输等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累计达3亿元。

“现在我们正在打造区域公共品牌,申请地理标志产品,扩大青塘粽子的带动效应,让青塘粽子成为县域经济的特色增长点。”临县县委书记范亮珍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