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八月的甘肃成县沙坝镇,被绿波荡漾的群山环抱,错路有致的村子掩映在秀美的自然风光中。在这如诗如画的美丽乡村,一个个加工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忙碌的身影让寂静的乡村充满了加快产业发展的勃勃生机。

绿水青山中的连翘育苗基地(成江涛 摄)

今年以来,沙坝镇把产业发展作为促农增收、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全面推进“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迈进,探索走出了一条低成本、稳增收、可持续的乡村振兴之路,实现了多元融合,增点扩面,提质增量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布局,努力绘就村美、民富、产业兴的乡村新图景。

走进闫山村乔垭社,忙碌的机器正在加工生产有机玻璃制品,自4月份建成运营,该有机玻璃工厂解决了当地13名群众就近务工就业,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谈起办厂的缘由,企业负责人赵利波说:“我在外地从事相关工作已经17年了,积累了大量的人脉资源,在外工作的不易让我有了回家创业的想法。当我把我的想法告诉村干部后,没想到沙坝镇党委立即向我发出了创业邀请,并为我提供了一个1亩多地的厂房和诸多的政策支持,我也顺利在家乡办起了企业。”

有机玻璃加工厂生产车间一角(成江涛 摄)

“我在这里上班,跟城里的工人上班一样,既能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小孩,每月还能有2500元的稳定收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感觉挺幸福的。”南小丽是有机玻璃加工厂的一名女工,能够熟练地操作加工设备,有机玻璃加工厂让她实现了在家门口打工的愿望,让她收获满满。

今年以来,沙坝镇通过外引内培、创新模式、突出龙头不断延链补链强链,以“村企联办”方式让尖川窑恢复生产,实现了“沙坝粗陶”的提质增量;以“村村联办”模式创办甘肃陇尚兴村商贸有限公司,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抱团发展;以返乡创业青年兴办家庭农场、种植公司等产业发展基地为引领,实现了连翘、淫羊藿、脆甜柿子等特色种植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了该镇逐步从纯农业乡镇转向“工农旅”的融合发展。

如今的沙坝镇,以优良的营商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宽松的社会环境,依托域内5家返乡青年创办企业、49家专业合作社和12个家庭农场,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加速推动产业提质增效,让产业更强、集体经济更壮、乡村更美、农民更富。(成江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