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驶入武汉市新洲区新建成的“五路八桥”仓八线汪集段,道路两旁千余亩连片种植的秋玉米长势正旺。“不是这‘五路八桥’,我不会流转这片土地。”秋玉米的主人、新洲区汪集街民企老板程书麒说。

程书麒种植的玉米长势旺盛(央广网发 沈雷平 摄)


(相关资料图)

今年60岁的程书麒几年前返乡,开展肉牛养殖。

“我养牛快8年了,从开始的100多头发展到现在的近600头,全程生态养殖。养牛场就在村子旁边,一点臭味都没有,从没群众投诉!”

4日上午11时许,气温高达34℃,程书麒的养牛场没有一点牛粪的臭味,牛场里连苍蝇都难找到。程书麒介绍,牛“住”的是发酵床,牛粪都发酵成有机肥,然后定期处理,所以没有臭味。

“我养的牛从不喂化学饲料。”程书麒说。一开始,他利用自家的田地种植玉米,玉米桔杆就作为牛的饲料。2019年,程书麒注册成立武汉恒基欣润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了周边村民700亩土地,继续种植玉米。随着养牛规模扩大,自己种的玉米桔杆不够,他就收购周边村民的水稻、小麦等粮食秸秆。

程书麒还兴建了一座500立方米的沼气池,对牛粪做有机处理。沼气免费送往周边村民家里,沼液和沼渣用来肥田。

养牛场生态养殖的近600头肉牛(央广网发 沈雷平 摄)

一个生态养殖链就这样形成。

产业链逐渐成熟,程书麒尽力给更多村民提供家门口就业机会。据了解,经常在程书麒合作社务工的村民,每年接近50人,年薪最高能拿到12万元;少的也能拿到三五万元。随着规模不断扩大,来自周边村的务工老人不断增加,为了保障老人们的权益,程书麒还准备给前来务工的老人购买意外保险。

2020年,新洲区着手兴修“五路八桥”,打通区内东西向通道,助力乡村振兴。从新洲仓埠到李集八屋的仓八线,是其中重要的一条。

“以前路不好走,坑坑洼洼,只有一股车道,从我们汪集街孔埠片区到新洲城关,开车至少得40分钟,仓八线建起来了,现在到新洲城关,只需要20分钟,而且都是双向两车道的柏油路。以前种田进出都得靠人工,成本太高了,村民自己都不愿意种。现在路通了,大型收割机、插秧机都可以直接通到农田,无论是播种、收割,都非常方便。”程书麒说,“正因为这样,今年我将仓八线两边涉及五个村的近1500亩土地流转过来,扩大种植规模。”

在新洲汪集街孔埠一角,占地面积16亩的武汉恒基欣润种植专业合作社厂区拔地而起,主体4层的综合楼已初具雏形,厂区的粮食烘干车间、稻米加工车间、粮仓、冷库、人才公寓等,都在加紧建设。

一座新的沼气池也即将动工。

“下一步,我将开展有机种植和农产品深加工,生产有机大米。”程书麒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