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土沟,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这里曾经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如今却有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田——青海油田。
“如果没有石油工人,这里仍是无人区。”18岁技校毕业,史昆就来到采油一厂成为一名采油工。在昆仑山下英雄岭上,沿着前辈的足迹,他默默耕耘了28年。向下采油扎根油田,向上学习坚韧生长,史昆用不懈的奋斗将自己的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大西北,在漫漫黄沙中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坚守着、奉献着。
史昆工作照
(资料图)
传承:石油精神凝筑坚守初心
英雄岭,一个诞生英雄的地方。
1947年,我国地质专家在柴达木盆地首次发现油砂露头。此后,几代石油人扎根于此,在茫茫山岭中开辟了新的石油事业。“英雄岭”由此得名。
1995年,史昆来到青海油田工作。第一次登上英雄岭,就突遇沙尘暴;第一次查看油井,就遭到井喷。没有食堂,只能日复一日煮方便面;干旱缺水,洗衣洗澡困难重重。晚上独自巡井,黑暗淹没了荒野,他在呼啸的山风中感受无边孤独。
苦吗?答案是肯定的。然而,越是艰苦,越要奋斗奉献,越要创造价值!这是历代石油人共同孕育的柴达木石油精神。在师傅的教诲下,“爱国、创业、奉献、实干”镌刻在史昆内心,成为信念的种子——他决心留下做出一番成绩。
史昆从基础的采油工作开始,跟着师傅在现场勤学苦干,在无数日与夜里读书、绘图、记录数据,坚持参加技能竞赛。岁月流转,采油一厂的每个作业区、每个站点几乎都曾留下他奋斗的足迹。提起一口口油井,史昆如数家珍。时代巨变之下,同行者来来往往,他却始终如一,终于成长为青海油田赫赫有名的“油井神医”。
不管抽油机出现什么问题,史昆总能通过“看听摸查嗅”迅速找出病灶,解决难题。他总结提炼的“抽油机井生产不正常判断处理法”,已在2000口井上成功应用,故障诊断准确率达95%。
如今在花土沟,有一处人工氧吧,里面绿树成荫,春意盎然。这是油田为职工建造的休闲健身场所。石油精神就是青海石油人的精神之氧,源源不竭,砥砺奋进。
史昆工作照
奋进:创新攻关勇担时代使命
如何让技能绽放更大的光彩?史昆一直在思索。
多年的现场经验、深入的专业学习让他敏锐意识到,针对油气井生产的关键难题进行技术攻关,是创新创效的广阔天地,技能人才大有可为。
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2014年,“史昆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成立,力促资源共享、专业互补、难题共克。平台和团队为史昆的加速成长注入了新动能。
作为带头人,不仅要精通专业技能,还要善谋划、敢担当、有方法。重任在肩,史昆一方面学习团队管理、创新方法、三维制图、3D打印等,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对外寻求校企合作;一方面征集一线生产难题,组织学习培训,分团队进行技术攻关,鼓励成员在技能竞赛、创新大赛、论文写作中检验和巩固工作成果。
青海油田天然气产区1300余口生产井中,积液井占40%,年影响产气量11亿方。为保障气井稳产高产,史昆带领团队开展了“低气压井智能泡排工艺技术优化及现场应用”项目攻关。在将近零下30℃的严寒天气里,他们用三个月时间,通过三次版本升级,实现了气井泡排工艺一体化管控。系列装置如今已广泛应用于气井生产维护,平均单井增产50万方,累计节电50余万度,降本增效达到780万元,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丰收。
“井下特种作业工具的研发及应用”“尕斯油田低碱度条件下污水处理工艺技术优化调整”……几年来,史昆带领工作室成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生产难题。69项一线创新成果获得各级各类奖项,70余项成果在生产实践中广泛运用,越来越多青年职工申请加入工作室。
成绩背后是孜孜不倦的努力。查资料、听网课、不断练习、反复琢磨,他用一年时间就掌握了电脑制图技术。“时间管理大师”源于高度的自律。对史昆来说,白天工作,晚上熬夜已是常态。轮休期间仍每天早起绘制设计图、见缝插针参加技术交流、到大学研修、在党校学理论……“分身有术”也甘之如饴。今年,史昆瞄准新能源、新材料,准备进一步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他却乐在其中。
育才:言传身教圆梦精彩人生
在很多同事和徒弟眼中,史昆不仅是工作上的带头人,更是人生的引路人和助梦人。
在油田工作,辛苦又孤独。很多人往往陷入困惑:未来的路往哪走?怎么走?从采油一厂的普通职工一步步成长为首席技师,史昆技能成才的经历让他们看到了方向和希望。
26岁的杨杰大学毕业来到青海油田工作,在企业培训班上聆听了史昆的故事。一年后,他们签订了师徒协议。提到史昆,杨杰不假思索地说:“师傅是一个特别认真踏实、青春阳光的人,一路走来一直向上从未止步,给我很大的动力。”初入油田杨杰还有些不太适应,现在他已竞聘成为技术员,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信心满满。
尕斯湖畔的“花木兰”黄群,30多岁就破格晋升高级技师,如今是工作室的日常负责人。和很多人一样,以前她觉得采油工作只是一份工作,晋升遥不可及,找不到职业方向。成为史昆的徒弟后,她恍然大悟,“只要有想法,能吃苦,不断努力,未来也能有很好的发展。”在师傅的督促和指导下,她在多项创新大赛中获奖,创新成果成功申报国家级专利,还发表了多篇专业论文,成为油田的骨干力量。
来自青海油田钻采工艺研究院的赵梦龙,在2021年成为史昆的徒弟,开展技术和技能双向合作。“以前只知道史老师是石油明星,后来才发现他这么温和谦逊,对生产现场的理解这么深入,对问题的见解也总是一针见血。”在史昆带领下,赵梦龙参与了多项技术和技能攻关,两年时间就获得31个奖项,成长速度之快,“是以前从不敢想的”。是恩师也是伯乐,赵梦龙感慨与史昆相识恨晚。
言传身教,润物无声。史昆用认真、勤奋和钻研的精神感染、鼓舞着一批又一批石油人,凝聚起一个充满活力、勇攀高峰的创新团队。作为这个团队的灵魂,他常说,“只要我们有专注、有坚守,每一名石油人的人生都会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加出彩。”
史昆生于五四青年节,名字取自昆仑山,而他也和昆仑山、和青海油田结下了一生的缘分。在戈壁黄沙里,他把根扎得很深。与石油相伴,他始终坚韧顽强地向上生长。这种永远冲锋的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史昆的儿子曾以“我的父亲是青年”为题参加演讲比赛“父亲的青春是手拿管钳,一身工装,充满热情的样子。即使青春不在,他炙热的心房,仍是青春的模样!”(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