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日前,在2023年天津市南开区非遗工作座谈会上,南开大学获颁“天津市南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牌匾和代表性传承人证书。
南开大学获颁“天津市南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牌匾和代表性传承人证书(央广网发 南开大学供图)
2022年6月,南开大学古籍修复技艺入选天津市南开区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2年12月,南开大学图书馆馆员、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学员李昕入选南开区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在此次座谈会上,南开区便对南开大学进行了表彰,并颁发了相关牌匾及证书。
据了解,古籍修复技艺在中国流传千年,南开大学图书馆有资料可考的修复历史可追溯到50年代初期,古籍修复师傅的师承关系可追踪到琉璃厂何厚甫创办的会文斋。南开大学图书馆古籍修复技艺传承自有其特点,70多年来,代不乏人且流传有序,每一代人修复古籍在遵循基本的章法之外各有所长。经过几代修复师的努力,修复整理成果显著,包括古籍、碑帖拓片、书札信函等品类,无论是对文本载体的有效保存,还是对修复技艺的有效传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外,2020年6月,南开大学图书馆还获批设立了“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南开大学传习所”,同年10月,传习所揭牌启动,在学校和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学员们持续学习传统古籍修复技艺,并逐步引入现代的修复理念与设备,使传统的修复技艺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流传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