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每名志愿者都是勇敢的战士。此轮疫情发生以来,位于重庆市高新区虎溪街道的花马社区,340名报到的市区级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志愿者,与街道社区党员、干部一道,用“志愿红”守护“健康绿”,让“花马”变“绿码”。
(相关资料图)
老党员的新工作
“谢谢辜老师给我送药来,之前没注意,今天才看到家里的药就要吃完了,没有你给我送药来,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位于花马社区“师大苑”的一位居民接过志愿者手中的药,感激地说。
这位志愿者名叫辜妍,是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一位有23年党龄的老党员。昨天晚上,她了解到这位居民的特病药即将用完,但家属又都不在身边,焦急如焚。辜妍得知消息后,经多方联系,步行往返几公里,到医院给这位居民开了特病药,终于解了燃眉之急。
疫情发生后,辜妍想到社区抗疫任务重,肯定需要人手,自己应该为抗疫出点力,于是在11月14日就主动到社区申领任务,先后做过核酸检测登记员、疫情排查员、快递外卖配送等志愿服务工作。
她不但是积极的志愿者,还是一名称职的网格群管理员。在小区,她担任了一个拥有1300多人的QQ群的管理员,每天及时将疫情防控要求,以及自己搜集的防疫知识发到QQ群和所在小区的微信网格群,耐心解答居民疑问,赢得了大家的信任,都亲切地叫她“辜大姐”。
在虎溪街道,主动到社区报到申请参与抗疫的市区干部还有很多。拥有30年党龄的市人力社保局下沉干部汪华鹰,除了要求所在部门的干部职工第一时间到社区报到以外,从单位回到家的第二天,她本人就到社区报到并即刻上岗参与志愿服务。重庆的冬天有些阴冷,在瑟瑟寒风中的汪华鹰显得有些瘦弱,但她说自己“内心是火热的”。
此外,重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干部王健,已到临近退休的年龄。此轮疫情发生后,他立即到花马社区报到,并主动申请到抗疫最前沿开展志愿服务。但由于所在小区下沉干部较多,远远多于一线志愿者的需求量,他和年轻人一起在下沉干部群里拼“手速”,“抢”志愿服务岗位。
疫情防控全家总动员
重庆市高新区税务局干部张晓峰近期多了个新职务——“小区长”。张晓峰是民主党派人士,九三学社九龙坡区委委员。在接到单位指令后,他立即到社区报到参与抗疫。11月15日,花马社区任命他为“师大苑”小区的“小区长”,具体负责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
“师大苑”常住人口有4000多人,核酸检测工作量大,每天他都早早来到现场做好安排,整个小区秩序井然,基本没有居民的“吐槽点”。截至11月29日,“师大苑”小区没有发现一例阳性患者,居民各项生活井然有序,都称赞“小区长”起了“大作用”。
张晓峰的妻子是重庆师范大学的一名教师,这段时间在网上给学生上网课,在向学生们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激励他们抗疫和学习两不误。妻子在“线上”、张晓峰在“线下”,一起抗疫的志愿者同事开玩笑说,张晓峰和妻子是疫情防控“线上”“线下”的“夫妻档”。
同样,家住花马社区的市人力社保局干部卢伟,妻子是沙坪坝区凤凰镇的一名干部,这些天一直在抗疫一线,吃住都在镇上不能回家。家里老人身体又不太好,卢伟就白天干工作、协助开展疫情防控,晚上陪上大班的大儿子完成幼儿园布置的“作业”,间隙还要给小儿子兑奶粉、换尿不湿。正好前些天小儿子学会了喊“爸爸妈妈”,“听到儿子稚嫩地喊‘爸爸’,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卢伟欣慰地说。
勇敢站出来的年轻人
已是凌晨时分,堆满各种资料的办公室灯火通明,狭窄过道安放的简易行军床上,清早掀开的铺盖还没来得及折叠……这是花马社区办公室深夜的一幕。据了解,近段时间,这里每晚都有3至6人轮流值守,处理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社区大多数工作人员已经有10多天没有回家了。
而张文波,更是20多天吃住在办公室。他的父亲已去世,母亲在石桥铺,岳父岳母在童家桥,妻子还有1个月就到预产期。家人都在不同的区域,尽管妻子在这个时候很希望丈夫在身边照顾,但为了抗疫工作需要,张文波只能挤出时间为家里采购必需物资后又转身投入抗疫一线,让妻子一个人留在家中。在抗疫的关键时刻,他们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
张文波今年才到花马社区工作。这次疫情发生后,他从11月6日开始就参加抗疫,负责龙湖U城北区超过5000名居民所在区域的管理服务工作。张文波在今年9月递交入党申请书,“我要用在抗疫一线实实在在的工作接受党组织的考察!”他坚定地说。
在虎溪街道,像张文波这样在疫情期间勇敢站出来,尽心尽力参与抗疫的年轻人还有很多。同样是来自市人力社保局的干部宋琦,自编自制核酸检测注意事项宣传海报,用创意支援防疫一线,用图文开展志愿服务。他还自己出资打印,挨家挨户送到所在小区的居民家中。“小宋这个年轻人不错,为人很和善,还自己做海报,告诉我们做核酸需要注意的事项!”说到宋琦,小区的余大妈竖起了大拇指。(程荣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