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食用菌。
在食堂“帮厨”。
小小分餐员上岗了。 本报记者 秦媛 摄

本报记者 李小委


(资料图)

洗菜、切菜、收拾食堂……“小厨师”们动作迅速、手法娴熟。走进徐州市星光小学的食堂,经常能看到学生们“帮厨”的一幕。这也是该校“敬食养德”的校本实践课程系列活动中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星光小学以学校食堂为落脚点,把食育课程作为助力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重要课程,开发“食”文化资源,开创“敬食养德”的校本实践课程,开展一系列“走出去”特色主题活动,旨在通过品格提升项目,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中培养学生尊重感恩、自律俭朴、仁爱奉献的优良品质。

立足根本,劳动场域有特色

星光少年劳体润心的实践探索,以食物的生产、运输、加工作为主线,设计主题劳动实践活动,通过“依劳明理、明理悟德、悟德润心、润心有为”,将品格提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生活实践是教育的源头活水,为使学生在各项劳动实践中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获得内在发展的动力,星光小学集合多学科教师的智慧,充分利用校内有“真实生活”场域,包括由烘焙工坊、星娃宣传中心、食用菌栽培基地、“敬食养德”主题文化长廊等构成的“缤纷校园场域”;通过定制家庭菜单、美化家居环境,提供亲子家庭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的“亲子家庭场域”以及由农贸市场、蔬菜基地、街道社区等组成的“广阔社会场域”。

学校还积极搭建“虚拟智能”场域,通过智慧云平台,开设阳光食堂专栏,公布每周菜单、轮值人员安排、风采展示、建议箱等板块,延伸德育空间,学生可以在风采展示板块分享烹饪视频、工作感悟、活动剪影,还为优秀的劳动榜样评分点赞,实现了劳动的共创共享。通过这两大场域的建设,使学生由校内走向校外,拓展劳动空间。

多元融合,学科课程放光彩

在“大课程”理念支持下,星光小学以丰富的层次、有机的组合和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形成多元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将学习内容与真实生活情境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星光小学副校长沈宁表示,学科融通行动就是根据学科特点进行以“食”为主题的劳动教育的渗透。以数学学科为例,围绕“敬食养德”设计不同主题的特色实践活动——“三年级精打细算购年货”“四年级能量膳食塔”“五年级最爱菜品调查”……将劳动教育融入到数学课堂,让学生通过算一算、量一量、称一称等数学活动,感受人与食物关联中“数”的重要性,进而理解“光盘行动”的重要意义,培养节俭意识和家国情怀。

“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回答……在二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学生们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了解到:原来一块普普通通的米糕背后是无数人辛勤的付出和劳动。

“结合学校敬食养德、劳体润心的品格提升工程,老师布置了一次特色语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回到家从购买食材做起,为家人做一道自己力所能及的菜品,通过孩子切身的实践体验养成尊重感恩的美好品德。”星光小学副校长沈宁说。

智趣开发,实践活动增活力

学校开发了以校内场域为主的换位体悟行动和“走出去”浸润提升活动,旨在打破场域的限制,让学生时时刻刻在劳动的氛围中感受劳动的艰辛和成就感,进而养成尊重感恩、自律俭朴、仁爱奉献之德。

在换位体悟活动中,学生通过参与不同的食堂职业体验,当起了“食谱设计师”“小小分餐员”“星光配菜员”“厨余回收员”等,并从中懂得了一切劳动与劳动者都应该得到尊重和鼓励,成为了“光荣、幸福的劳动者”。

浸润提升行动则是通过“光亮自己”“光照他人”“光耀世界”三个维度来培养星光少年。食材我来购、蔬菜基地责任管理、模拟联合国大会等,从食材选购锻炼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到全程参与食物生长过程学会责任担当,最后能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场上胸怀世界,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除此之外,学校还以中国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了“粽香传情,义卖公益大使”等系列活动。

沈宁表示,星光小学有着“全国营养与健康示范学校”的称号,我们以食堂为换位体悟活动的主要场域,开展了清洗“小达人”、“星光配菜员”等12项换位体悟活动,通过参与不同的食堂职业体验,使儿童学会分工合作,感受不同职业的特点,进而懂得一切劳动与劳动者都应该得到尊重和鼓励。

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换位体悟活动中,学生们收获颇丰。他们纷纷表示,要成为爱劳动、会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劳动人才。

“我喜欢上食育课,通过这门课,我学习了很多家政知识以及劳动知识,而且每节课都可以动手实践,在食堂‘帮厨’时,我还和大师傅学会了番茄炒鸡蛋、土豆丝等。”学生小廖介绍,在这样的实践课上,她还学会了食材的运用,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我们要注重荤素搭配,每餐都要均衡摄入肉、蛋、奶、水果,还有吃饭时注意细嚼慢咽。”

星力评价,劳动实践更主动

为了使品格提升活动能够覆盖所有的学生,学校充分利用班队会、课后延时服务课、综合实践课等实施开展“敬食养德 劳体润心”主题实践活动。每一位班主任都围绕项目建设目标开发了“尊重感恩、自律俭朴、仁爱奉献”三大主题活动案例共40个,形成了3本主题实践活动案例集,学生在活动中面向真实的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在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的前提下,获得具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从而达到学会建设世界、塑造自己,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

除此之外,学校还设计了细致而丰富的评价标准,并以劳体润心星力储蓄卡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劳动评价,改革以往优秀、良好、不合格这样冰冷的评价标准,以“我愿意、我能行、我坚持”这样3个层层递进的激励式评价维度,让学生从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多方面得到肯定,由星力见证人进行评价记录,在评价形式上做“减法”,增强评价的可操作性,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劳动实践中。

沈宁表示,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实践,使儿童理解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培育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达到劳体润心的目的,培养尊重感恩、 自律俭朴、仁爱奉献的星光少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