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编程课上,老师耐心指导。本报记者 张煜 摄

本报记者 王艺宸 通讯员 谢磊


(资料图)

走进位于民安园内的西苑小学,这里环境优美,设施设备齐全,师生精神饱满,课堂气氛活跃融洽。“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西苑小学立足工作实际,积极创造条件做好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选择多元丰富课后服务更有温度

趣味围棋、美术创编、机器人编程……每天下午3时起,西苑小学的课后服务开始了。根据学生的特长和需要,放学后的第一课时由任课教师辅导作业,第二课时则是参加兴趣社团活动。

“你种的树在生长,我种的树在生长……”在播音老师的指导下,少儿口才社团的孩子们声情并茂地朗诵诗歌《绿叶的交响》,在朗诵中锻炼口才、点燃激情、收获快乐。

一(1)班的教室里,非遗面塑传承人李云老师正在教学生们用超轻粘土捏大熊猫,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跟着老师认真地学;一(2)班的学生们则在体验绳编技艺,一根根彩色的细绳在他们的手中化为一只只灵巧的蜻蜓……

操场上同样热闹非凡:篮球社团的学生们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单手拍球、运球过障碍等篮球基本功练习,汗水在一张张红扑扑的小脸上闪烁。

这些都是西苑小学富有特色的课后服务的缩影。据了解,为满足学生课后服务需求,缓解学生、家长实际困难,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能力,按照市、区教育局的工作指导和部署,西苑小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坚持主动性、自愿性原则,开展课后服务工作。

满足学生需求让课堂精彩起来

“我每天都很期待课后服务时间,因为可以学习我喜欢的葫芦丝。”西苑小学一名三年级的学生告诉记者。

“自从参加了学校开展的课后服务,孩子在学校就能完成全部作业,还可以参加社团活动,培养兴趣爱好。”课后服务不仅受到学生欢迎,也得到了家长的点赞。

“双减”政策实施后,西苑小学建立了丰富多彩,吸引力、教育性与趣味性并重的“1+1+1+X”模块式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其中,第一个“1”为作业辅导模块,重点培养学生的作业习惯;第二个“1”为集中运动健体模块,即在两课时中间增加10分钟的集体跑操项目,重在增强学生体质和队列素养;第三个“1”为学校集中模块课程,包含“习字、阅读、思维、手工”等项目;而“X”则是个性化社团模块课程,重在学生技能提升和兴趣培养,目前已开发出香包、面塑、茶艺、口语、编程、围棋、国际象棋、竖笛、葫芦丝、机器人等五大类二十余门课程,作业习惯良好、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自由、自愿选择本年级开设的社团课程。

这一模块式课程的建立基本满足了各层次学生的需求,使课后服务内容日渐丰富,为推动“双减”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西苑小学校长陈万云表示,今后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以课后服务为载体,积极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营造更优质的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