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7月31日19时许,夜幕降临

玉林东路街头响起了熟悉的旋律

街头散步的市民、游客也跟着哼唱起来

音乐人小欧带来的

《武家坡》《一路生花》等

风格各异的曲目

吸引了学生郑辰希等观众登台PK

一时间分不清哪里是舞台

哪里是观众席

整条街区仿佛是巨大的露天音乐厅

引起共鸣,直抵人心

“逛着逛着,听到有人在唱歌,而且都是咱们年轻人喜爱的歌曲,青春洋溢,特别好听,我被吸引过来,不愧是音乐之都。”

——西安游客张涵羽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这是诗圣杜甫

对唐代成都音乐的生动描绘

千年后的成都

随着民谣歌手赵雷的一首《成都》走红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到成都逐梦

他们恰如踏上大运赛场的运动健儿

需要施展技能的舞台

大显身手

“以前听音乐会,看演唱会都得买票,现在在‘家门口’就能随时‘遇见’好音乐,免费零距离享受音乐,这对我们市民来说简直太幸福了。”

——市民陈女士

提到音乐

怎能不到音乐坊走一走呢?

盛夏的夜晚

城市音乐厅旁的黑胶音乐广场

街头艺人手持吉他

站在印有大运音浪的绿色主题背景前

为市民游客献上风格各异的流行歌曲

仿佛向大家诉说着他们和这个城市的故事

漫步音乐大道

从一把吉他的街头艺人

到由架子鼓、键盘

贝斯、电吉他组成的乐队

再到身着汉服

以笛、琵琶、古筝等为乐器的民乐演奏团

悠扬的风格、优雅的旋律

随风流淌在整个街区

沁入大家的心脾

仿佛驱散了盛夏的炎热

让广大市民驻足停留、循声而至

通过音乐引导市民探寻城市风貌

感悟音乐坊丰厚人文底蕴

艺人们一步一演,脚下即是舞台

天空即是银幕

历史与现代在这里交融

中外音乐在这里相遇

顺着音乐大道往音乐广场行走

随处可见音符和乐器

仿佛走上街道

耳边便会奏响美妙的音乐

两旁独具音乐元素的建筑

古色古香的蜀宫琴台

沉浸式体验的十二乐微博物馆

更是惊喜连连

来自北京的游客李天成

用刚刚学会的四川话点赞:

“巴适得板!整个街区的音乐文化氛围特别浓厚,从两旁的建筑,到眼前的街头音乐演艺,感觉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太爱了!”

“我们这里从川音附幼、川音附小到川音附中,再到川音,以前大家开玩笑地说,在这里几乎可以走完一个音乐人音乐生涯的上半场;而现在这里有了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了最初的创造到最后的演艺,音乐人可以‘托付终生’。”

——附近居民许爷爷

上午,到音乐坊找一家录音棚

录一首属于自己的歌

中午,到社区食堂吃一顿可口的午饭

下午,到音乐厅听一场音乐会

亦或者是到社区邻里中心

上一堂艺术课、逛逛微博物馆

夜幕降临,约上三五好友去吃火锅

再到九眼桥酒吧一条街小酌一杯

或是漫步音乐大道

看街头艺人纵情演出……

这就是属于成都人的一天

成都,越夜越精彩

正在拍照的一位游客说:

“成都就像个盲盒!在街头随便走一走,你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惊喜等待你的开启。”

她曾在书籍里看到

1957年成都出土的东汉击鼓说唱俑

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很清晰地记得

一人纵情演绎、喜笑颜开的画面

正如今天乐观豁达、幸福感爆棚的成都人

“不游武侯,不足以知三国。”

现在来到成都,来到武侯

相信大家都会幸福地说出:

“不游武侯

不足以感受成都的万千气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