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玉米现在达到了乳熟期,结出的玉米果实基本都在20厘米以上,没有秃尖、籽粒饱满、丰收在望。”农业发展部总经理陈龙在查看作物长势时说。这一切要得益于军川农场有限公司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探索优化“四良八化”现代农业高产模式,从秋整地到如今各作业环节通过科技化、标准化措施,力争实现提升作物单产水平、增加粮食总产量的目标。

玉米籽粒饱满没有秃尖丰收在望(央广网发 李学斌 摄)

2022年秋收后,军川农场有限公司结合轮作作物需肥特点,按照粪肥还田量和替代化肥比例,科学制定了粪肥还田利用技术方案,抢抓时间将充分腐熟,检测合格、符合标准的固体粪肥进行还田作业;随后应用大马力机车,进行深松或翻、耙等整地措施,让粪肥能够均匀的分布在土壤30厘米耕层内,从而有效培肥地力,改善耕地质量;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卫星导航机车完成秋起大垄作业,让黑土地以最佳状态进入修整期,实现耕地100%黑色越冬,为今年春播抢农时打下良好基础。

粪肥还田培肥地力改善耕地质量(央广网发 李学斌 摄)

初春伊始、备耕时节,军川农场有限公司深入落实集团“双控一服务”战略,充分发挥“统”的功能,100%集团化运营优质的玉米种子、肥料,并反复开展多次种子发芽实验,确保种子发芽率符合保重标准;同时根据不同地块的土壤化验数据,提出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按照科学配比生产配方肥,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物资成本。谷雨时节、播种希望,在春播生产过程中,农场有限公司应用智能农机具采取分层施肥、精量播种、镇压保墒集成化作业,首先将科学配比的复混肥料施入到种下5厘米、8—10厘米、12—14厘米三个深度的土层中,随着玉米生长、根系扎深便能够吸收到不同深度的肥料,从而达到满足作物不同阶段生长用肥需求的效果;随后应用到的播后镇压和播耕连体技术,是在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播种作业的基础上,使土壤增温保墒、促进种子早生快发、苗齐苗壮。

分层施肥、精量播种、镇压保墒集成作业(央广网发 李成祥 摄)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军川农场有限公司紧紧锚定主题教育根本任务,在夏季田间管理期间鼓励党员干部及农技人员下沉生产一线,指导种植户准确掌握玉米叶龄情况,结合叶面健身防病,应用装备精准智能喷雾控制系统的高地隙自走式喷药机和固定翼航化飞机,高质高效开展病虫害防治,实现健身促控一体,为作物健康生长提供保障。此外,农场有限公司推广试验的水肥一体化无膜浅埋滴灌技术也在玉米高产竞赛中发挥出优势,播种后通过浅埋的滴灌管,使作物由靠自然降雨补水升级到精准滴灌水肥同补,在实现作物生长精准用水、精准用肥的基础上,增强作物抗性,预计会带动产量增长5%以上。

水肥一体化助力田管带动增产(央广网发 李成祥 摄)

军川农场有限公司通过强管理、用科技,为粮食种植再夺丰产丰收夯实了基础,时下良田沃野、丰收已成定局。接下来,将充分发挥智能程度高、机械力量强的优势,并通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助力解决种植户生产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力争将玉米全部收获在高产期,做到应收尽收“粮满仓”,以高质量发展的实干实绩检验主题教育成效。(李学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