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博鳌/日内瓦3月28日电 冬季达沃斯,雪峰绵延。春季博鳌,海阔风清。冬去春来,“达沃斯论坛”年会余音在耳,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拉开帷幕。
这两座因论坛而吸引世界目光的“国际镇”,很有共鸣!请看新华社记者从中国博鳌和瑞士达沃斯发回的报道——
(相关资料图)
博鳌:田园风与国际范
随着博鳌亚洲论坛影响日盛,博鳌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成长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田园小镇”和“外交小镇”。
这是3月25日拍摄的海南博鳌沙美村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三月博鳌,春和景明。行走在博鳌,处处能感受到质朴而旖旎的田园风光。南强村、沙美村等一个个散落论坛永久会址周围的美丽乡村,都成为了备受青睐的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博鳌还开展“美丽乡村会客厅”等活动,把国际交流合作的现场带到这里,“田园风”与“国际范”一起融合升级。
“博鳌因海而生,因论坛而兴。”琼海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潘艳红告诉记者。“我们把博鳌打造成中国的‘达沃斯’。”
达沃斯:氛围感与全球化
多年来,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享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政要、国际机构负责人和经济、产业、学术等业界领军人物应邀出席。年会在达沃斯镇举办,人们习惯称之为“达沃斯论坛”。
为什么论坛要选在达沃斯举办?记者多次报道“达沃斯论坛”,留意到两个特点。
这是1月16日在瑞士达沃斯拍摄的达沃斯会议中心外景。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年会当天拉开帷幕。新华社记者连漪摄
第一,氛围感。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之所以选择达沃斯作为年会永久会址,首先就是看上了这里优美的风景。达沃斯位于瑞士东南部、阿尔卑斯山脉内,海拔1560米,被认为是欧洲海拔最高的城镇,常住人口只有一万多人,是历史悠久的旅游度假胜地。
施瓦布的初衷是让商界、政府、专家、媒体等各界人士在放松状态下畅所欲言。年会期间,小型、闭门、非正式交流活动非常多,与会者抛开繁文缛节,深入交换意见。
这是1月20日拍摄的雪中的瑞士达沃斯小镇。新华社记者连漪摄
第二,全球化。
达沃斯论坛不仅是一个经济论坛,更像是一个全球精英“跨界聚会”。施瓦布曾指出,只有参与应对迫在眉睫的全球性挑战,才更符合跨国企业的长远利益。
今年年会于1月16日至20日举行。无论在会场、走廊还是茶歇间,接受记者采访的国际嘉宾几乎无一例外地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认同中国开放有助于全球经济增长。
1月15日,工作人员在瑞士达沃斯会议中心的会议室开会。新华社记者连漪摄
欢迎进入“博鳌时间”
一个地方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风貌。
海南博鳌,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一张名片,也是见证中国扩大“朋友圈”的一扇窗口。
潘艳红表示,达沃斯镇的发展经验对博鳌镇很有借鉴意义,“我们要将办年会和建小镇充分结合,努力向世界展示开放包容的中国风范”。
这是3月24日拍摄的海南博鳌南强村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欢迎更多国内外嘉宾到博鳌来走一走,看一看,”潘艳红说,“聆听从博鳌发出去的最强音。”
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将于3月28日至31日举行。“博鳌时间”再度开启,“博鳌方案”值得期待。
-END-
策划:倪四义 陈良杰 李生江
监制:薛颖 柳昌林
统筹:闫珺岩 徐海静 王晖余
执行:周慧敏 陈俊侠 孙浩 郑开君
记者:周慧敏 郭程 姜雪兰 陈斌杰 李晓鹏
剪辑:王沛
编辑:孙浩 刁泽 程大雨
新华社国际部 海南分社联合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