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来自古都洛阳多个文物库房的逾350件(套)隋唐时期珍贵文物,已乔迁至“新居”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

2020年9月,洛阳市开工建设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总占地面积47.7亩。该博物馆以“国运泱泱——隋唐大运河文化展”为基本陈列,计划5月18日开馆。

自10日起,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博物馆等单位的运河相关文物陆续上展,包括隋唐时期的石刻、陶瓷器、金属器、建筑构件、生活器具等珍贵文物。

记者了解到,在这些展示隋唐时期民众生活、丧葬习俗,以及房屋、水利设施建设技术成就的文物中,相当一部分是首次公开展览。

在博物馆展厅内,工作人员忙而有序地搬运、陈列着展品。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保管信息中心主任侯秀敏介绍,此次该院向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搬运的330件文物,包含与大运河相关的船只、船工用具以及陶俑和三彩俑等。其中唐三彩——踩小鬼天王俑,因肢体伸展、通高达1.3米,运输过程相对困难,“为防止歪斜磕碰,文物需放置在填充珍珠棉的箱子里,由两个人全程搀扶。”

此外,还有出土于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点——含嘉仓和回洛仓遗址的刻铭砖,是古代仓窖管理制度的实物例证。

“保存至今的刻铭砖并不多见,它见证了运河漕运的兴衰。”侯秀敏解释道,回洛仓和含嘉仓是隋唐时期的国家粮仓,刻铭砖主要记载仓窖位置,粮食品种、来源、总量以及经手人姓名等,以便核查。

“目前,博物馆已上展包括陶器、三彩器、铁器、石刻、匾额、壁画等可移动文物以及运河一号沉船、唐代仓窖、汴河文化层等镇馆‘重器’,基本陈列可以说异彩纷呈。”洛阳市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馆长白雪介绍,“国运泱泱——隋唐大运河文化展”以贯穿大运河历史的时间脉络为线索,展示隋唐大运河开凿的背景、技术成就及其所蕴含的独特价值。

据悉,即将投用的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将为强化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符号和加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提供有力支撑。(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