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当前经济稳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并亮出多项举措扩内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中国经济增长面临诸多挑战,外需动能有所减弱,要发挥好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作用。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消费恢复迟缓,其中既有被抑制的需求,也有待激发的潜在需求,还有待满足的需求。

“推动消费持续恢复,要打通消费的堵点难点。”陈丽芬说,政府工作报告从多个方面施以举措和抓手:一是从需求侧提升消费能力,即要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二是优化供给侧,多方面挖掘、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即要推进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丰富消费场景,创新消费业态;抓住消费新增长点,支持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等绿色低碳消费;完善县域商业布局,发展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加快塑造县域消费市场新格局。三是从政策端强化稳定和扩大消费的保障,即从规划、用地、用房等多方面加大对养老、托幼等服务的支持,补齐民生基础设施短板;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营造放心消费的优良环境,提高消费意愿。

“面对需求收缩的压力,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持续扩大内需,特别是挖掘国内消费潜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培育和释放消费潜力需要标本兼治,根本是让居民有能力消费。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切实提高消费能力,同时也要鼓励市场主体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更加物美价廉地适应群众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刘向东进一步表示,治标就是让居民愿意消费、敢于消费。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一方面要满足居民消费升级和便利化的需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满足新形势下消费多样化个化的需求,增强消费的可获得和渠道的可达。另一方面要丰富消费内容,活跃消费形式,包括加快发展快递物流和农村电商,加大社区养老、托幼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引导汽车和智能家电消费有序下乡和以旧换新,提高出行用等消费品的更新频率,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增强居民生活服务消费的便捷和满意度。此外,为确保居民消费没有后顾之忧,要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让消费者敢于消费。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特别提及,消费的恢复对稳住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进而对稳就业能起到很大作用。“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餐饮、旅游等生活服务业发展受到很大影响,而我国很多小微企业都属于服务业。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消费恢复,对相关服务业的恢复发展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