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与洗牌是当前消费金融行业的关键词。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对客利率一降再降,获客成本不断走高,市场风险持续攀升,都倒逼消金公司重构业务模式,重塑客户结构,将‘谋自营’作为转型重点,但这需要长期投入,以及允许一定的试错成本。”某头部消金公司人士向记者坦言。
资产荒背景下,消金公司的日子不好过。作为零售业务增利创收的重要引擎,消费金融领域成为不少商业银行与互联网贷款平台的必争之地。然而,商业银行的业务下沉与互联网贷款平台的内卷,正在削弱消金公司的竞争力。
(资料图)
即便是具有多重优势的头部消金公司,除了大手笔增资的蚂蚁消金,其他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均为负增长。业内人士表示,部分消金公司正通过缩小规模、审慎经营、压降贷款利率、优化客户结构,提升客户质量。从该行业现状来看,野蛮生长期已然过去,质量分化的拐点悄然到来。
头部公司业绩下滑明显
“受经济形势、市场环境,以及金融行业资产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上半年消费金融行业整体面临巨大挑战。”某头部消金公司业务负责人说。纵观2024年上半年消金公司相关财报数据,可发现持牌消金公司总体经营业绩呈收缩态势,其中头部公司业绩下滑尤为明显。
当前仅蚂蚁消金、招联消金、兴业消金、中银消金、马上消金、中邮消金资产规模在600亿元以上。除了蚂蚁消金,其余五家公司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均为负增长,个别头部消金公司甚至面临巨额亏损。
资产总额方面,蚂蚁消金稳坐行业头把交椅。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蚂蚁消金资产规模2715.95亿元,同比增长37.79%。今年上半年,蚂蚁消金实现营业收入59.85亿元,实现净利润9.25亿元,同比增长107.87%。
业内人士分析称,今年上半年蚂蚁消金利润数据增幅较大,与去年增资后一次性拨备计提有关。2023年,蚂蚁消金连续两轮增资,注册资本由80亿元增至230亿元,并在去年末进行了一次性拨备计提,对当年利润数据产生较大影响,利润增长延迟到后续财报中逐步显现,今年上半年的数据已体现出这一特征。
其他头部消金公司今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相较去年同期,招联消金各方面数据均有所下滑。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招联消金资产规模1578.01亿元,同比缩水8.91%。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68亿元,同比下降1.05%;净利润17.24亿元,同比下降7.41%。
对于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双降的情况,招联消金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上半年消费金融行业面临各方面挑战,作为行业头部企业,招联消金通过动态调整经营策略,以科技助力减费让利幅度提升,展现经营韧性。
同样处于第一梯队的兴业消金、中银消金、马上消金、中邮消金,今年上半年经营数据也有所下滑。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兴业消金资产规模726.51亿元,同比缩水12.60%。2024年上半年,兴业消金实现净利润2.77亿元,同比下降超78%。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马上消金资产规模698.21亿元,同比增长3.17%。2024年上半年,马上消金实现净利润10.68亿元,同比下降超20%。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银行未在2024年半年报中披露中银消金上半年营业收入、净利润数据。但持有中银消金13.44%股权的上市公司陆家嘴在其2024年半年报中披露,按照权益法确认,中银消金带来4100余万元亏损。据业内人士测算,中银消金上半年净亏损超3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超200%。
行业僧多粥少
头部消金公司业绩承压的同时,部分腰部消金公司2024年上半年财报数据喜人。其中,宁银消金与南银法巴消金多项业绩指标同比增幅超100%。
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宁银消金资产规模541.28亿元,同比增长193.41%;2024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98亿元,同比增长117.58%。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南银法巴消金资产规模461.10亿元,同比增长超103%;2024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0.72亿元,同比增长超53%。
谈及为何部分腰部消金公司业绩增长势头向好,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认为,一方面,经营策略得当,年内在股东协同、机构合作等方面有所进步;另一方面,规模基数较小,在业绩增长、策略转向等方面较头部机构更具优势。
从绝对值来看,宁银消金、南银法巴消金等公司在资产规模、营业收入等方面较头部消金公司有着不小差距。消金行业头部集中度相对明显。据平安证券研报测算,截至2023年末,资产规模最高的5家消金公司资产合计占比超过行业总规模的50%。
“现在消金行业僧多粥少,头部消金公司往往占据着技术与资源等方面优势,行业马太效应明显。头部消金公司压力都这么大,其他消金公司日子更不好过。”某尾部消金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
据记者多方调研,在资产荒持续背景下,越来越多玩家入局消金行业,使得该领域盈利空间、资产质量持续承压。
从产品端来看,消费贷是消金公司的主打产品。消金公司的客群定位是覆盖传统商业银行难以广泛涉及的长尾客户,贷款年化利率为7%至20%。相较传统商业银行,多数消金公司的产品策略是小而快:户均贷款规模更小,放款速度更快。
然而,商业银行持续下沉与互联网贷款平台的竞相入局,不断削弱消金公司的竞争力。对于银行而言,在对公业务存在瓶颈、个人住房贷款有所缩减的背景下,部分银行迫切希望通过低价方式在零售市场打开局面,多家银行消费贷利率已跌破3%。
对于互联网贷款平台而言,可以利用金融营销实现流量变现以增加收入,还可增强用户黏性,获得更高的用户留存率。在小而快策略上,互联网贷款平台优势同样明显。
“LPR持续下调,银行消费贷、各路网贷都在卷利率,我们也不得不调降产品定价。今年以来息差缩窄,行业进入红海竞争状态。资金成本较高、获客效率偏低、运营成本较高的消金公司肯定受影响大。”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盈利空间受挤压的同时,资产质量的下滑也是摆在消金公司面前的重要课题。“从不良率角度来看,绝大多数消金公司2023年末不良贷款率同比都有所提高,长尾客户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更大,导致资产质量有所波动。”平安证券研报分析称。
业务转型谋自营
获客是消金公司的核心业务之一,目前主要有线上线下两种方式。无论是哪种方式,获客成本持续走高都是业内人士向记者反映的重点问题。
银行系消金公司往往可以利用股东网点优势在线下获客,用小而快的现金贷产品触达客户,聚焦线下重资产业务模式的消金公司通常拥有期限更长、笔均金额更大的贷款,但同时存在更高获客成本。
从线上获客方式来看,建设自有私域流量和对接公域流量是消金公司目前主流做法。私域流量依靠自有APP的流量曝光或者股东的品牌优势,公域流量则来源于各大互联网平台。除少数头部消金公司能够借助股东品牌优势实现一定的自主获客能力外,大多数消金公司会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引流获客。
“第三方渠道的使用会推高运营成本,平台给你放得位置越靠前,获客效果越好,但这是随机的。此外,从第三方平台引流来的用户黏性不高,很容易被其他平台吸走。有时候,第三方平台引流来的用户贷款形成的利润与引流的成本相差不多。”某消金公司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表示,消金公司受宏观环境影响较大,外部获客成本持续走高,使得部分消金公司难以通过第三方渠道引流实现盈利。在多重压力下,多数消金公司将“谋自营”作为转型重点。
“部分消金公司正在借助股东的技术、流量等优势,加强数字化转型和自营能力建设,打造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拓展线上消费场景,尽可能留住活跃用户,保持客户池稳定增长。而这些涉及场景、风控、运营体系等自主能力的建设,需要消金公司长期投入,以及允许一定的试错成本。”业内人士说。
野蛮生长期已过,行业洗牌将持续。某银行系消金公司人士表示,消金行业经过快速扩张,已经从业绩分化走向质量分化。如何精准把控各个环节成本,最大程度减少价值流失,显著提升运营效率等关键要素,将在极大程度上决定消金公司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马上消金副总经理孙磊认为,目前整个金融行业都经历着增速放缓下的阵痛期。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行业已触及发展瓶颈,供给过剩,同时缺乏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大型银行转型零售业务,通过低利率吸引高端客户,有的进一步下沉客群,挤压中小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竞争空间。寻求高质量发展道路已成为行业共识,实现客户、数据、技术、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领域的协同合作是破局关键。
专家认为,在当前严峻的获客压力之下,消费金融公司在高度重视市场推广的同时,应将焦点置于用户质量提升方面,平衡获客成本与潜在风险之间的关系,持续强化合规管理,在精细化发展之路上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