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东升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当熟悉的军号声穿透时空,当战机轰鸣声激荡耳畔,作为一名退役老兵,我端坐屏幕前,那些与军营、与军旗、与热血岁月相伴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眼眶不自觉地湿润了。
(相关资料图)
此次阅兵共有45个方(梯)队受阅,由徒步方队、战旗方队、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组成:13个徒步方队展现人民军队改革后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4个军种、4个兵种方队和武警部队方队首次擎军兵种军旗和武警部队旗集中亮相;22个装备方队分为陆上作战群、海上作战群、防空反导群等7个作战群,按实战化联合编组接受检阅;9个空中梯队受阅,预警侦察、远程打击、制空作战等机型成体系展示我军快速提升的空中作战能力。更特别的是,阅兵聚焦诠释抗战胜利主题,注重抗战元素、历史元素融入设计:参阅部队大多从具有抗战部队血脉的单位中抽组,还遴选了解放军抗战时期的功勋荣誉旗帜,并演奏抗战经典曲目;所有参阅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既有传统主战力量展示,又有新域新质力量参阅,如无人智能、水下作战、网电攻防、高超声速等新型作战力量。
国歌奏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我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这个刻进骨子里的军人习惯,即便退伍多年也未曾改变。望着那抹鲜红在蓝天下舒展,我仿佛又回到了第一次在部队参加升旗仪式的场景,只是如今心中多了更厚重的感慨:这面国旗,是抗战先烈用鲜血浸染的信仰,是无数军人用青春守护的尊严,更是我们一代又一代子弟兵用忠诚托举的荣光。当年在军营里,我见证过太多官兵为守护这抹红而刻苦训练、默默奉献的场景,如今再看国旗飘扬,那些画面依旧清晰如昨。
徒步方队迈着铿锵步伐走过天安门时,我不禁想起自己过去徒步训练的日子。知道那整齐划一的正步背后,是参阅官兵们日复一日踢坏的军皮鞋、磨破的裤脚,是烈日下晒脱的皮肤、暴雨中湿透的军服。他们眼神里的坚定,是刻在军人骨子里的信念,就像当年我们的老班长,即便面对艰苦训练、严苛标准,也从未有过丝毫退缩。
而此次阅兵最耀眼的亮点,当属气势恢宏的装备方队。当一辆辆涂着荒漠迷彩、挂载新型装备的战车缓缓驶过,当先进的防空导弹系统、信息化作战平台以严整队形亮相,我忍不住凑到屏幕前仔细端详——这些国产主战装备以实战化姿态接受检阅,心中的震撼与自豪难以言表。从抗战时期的“小米加步枪”到如今的现代化装备体系,这一路的跨越,是无数科研工作者、军工人员和官兵们接力奋斗的结果,每一辆战车、每一套装备,都在诉说着中国国防实力的飞速提升,也让我这个老兵真切感受到“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底气与自信。
装备方队的震撼尚未平息,空中梯队便呼啸而来,我的心瞬间又提到了嗓子眼——那是我最熟悉的“战友”。看着歼击机、轰炸机编队在空中划出精准的航迹,我想起曾经见证新型战机列装部队的场景,想起工程师们为攻克技术难关熬红的双眼,想起飞行员们首次驾机升空时的专注与豪迈。如今,这些战机以更威武的姿态飞越天安门,与地面装备方队形成“空地协同”的壮阔图景,向世界展示中国国防的立体力量,我由衷地为这支队伍的成长骄傲,也为自己曾近距离感受过它的壮大而自豪。
当镜头扫过天安门现场观礼席上的抗战老战士、老同志、老民兵、地方支前模范代表和抗战烈士亲属代表时,我忍不住红了眼眶。这些健在的抗战亲历者大多已年过百岁,虽未以方队形式受阅,却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当年在军营时,我曾多次听老兵们讲述战友们在硝烟里的冲锋、战壕中的坚守——有的战士为掩护战友身中数弹,有的为炸毁敌人碉堡与阵地同归于尽。如今看到他们端坐观礼席,眼神里依旧藏着岁月淬炼的坚毅,这是以最庄重的方式,让他们见证这用鲜血换来的和平盛世,见证这如他们所愿日益强大的祖国。
而此次阅兵新增的战旗方队,更让我心潮澎湃。80面战旗从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授称(命名)单位中遴选而来,每一面旗帜上都印刻着抗战时期的英雄番号,每一道纹路里都藏着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当来自相应功勋荣誉部队的擎旗手昂首挺胸,带领队伍迈着坚定步伐通过天安门时,我仿佛看到了战旗背后,无数先烈在枪林弹雨中冲锋的身影。曾经翻阅部队史料时,我知道“平型关大战突击连”“百团大战白刃格斗英雄连”等旗帜背后,是一代代军人用生命捍卫的荣誉。如今战旗高扬,既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英雄血脉永相传”的生动诠释。
阅兵式结束后,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作为一名退役老兵,虽然离开了军营,但那颗“保家卫国”的赤诚之心从未褪色。过去,我曾亲眼见证军队的发展、功勋部队的荣光;如今,我依然会跟身边的人讲战旗背后的故事,讲抗战先辈的牺牲,讲现代化装备里的中国力量。这次阅兵,战旗的厚重、装备的耀眼和观礼老兵的身影共同填满了曾经的遗憾——它用最直观的方式告诉我们:历史承载过去,从不会被遗忘,英雄永远被铭记,祖国正以愈发强大的姿态守护着和平。
岁月会带走青春,退役会告别军营,但军人的本色、对祖国的忠诚,永远不会改变。九三阅兵的画面,会永远刻在我的记忆里,那高扬的战旗、呼啸的战机、威武的装备、坚毅的官兵,像一面面旗帜,时刻提醒我:即便不在岗位上,也要以老兵的身份,守护好这份和平,传承好英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续尽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