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个人从参加工作时就要想养老的问题,这是比较正确的态度。”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期间,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海生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
叶海生指出,和欧美或者G20国家相比,中国的养老金储备比较少。去年底中国养老金积累约15万亿元,占GDP的比例为12%,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平均水平约50%,北欧一些国家会更高。
如何将养老金做起来?在叶海生看来,需要调整家庭财务结构,把家庭普通的储蓄转化成养老储备或者养老金。
叶海生直言,中国居民的储蓄率比较高,在30%以上,美国基本维持在5%左右。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2022年住户存款增加近18万亿元,如果把这部分的30%-50%转化为个人养老金,每年大概新增5万亿-8万亿元养老金储备规模。按照这个进度慢慢去做,到2035年养老金储备60万亿-100万亿元应该没有问题,“如果真能达到这个水平,我们的心里可能就不慌了。”
2022年,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启动。叶海生认为,想要将这件事做成不简单,需要政府、监管、机构、个人共同努力。
政策层面,叶海生称,要进一步考虑税收支持的力度。目前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再加上专项扣除项,预计月收入8000元,购买个人养老金才会享受到税收优惠,低于这个金额的人群比例可能达到7000万-8000万人。
机构方面,叶海生强调,要提供一些好的产品和服务,并做好相关内容的宣传。
个人方面,他认为,要养成良好习惯,自己对自己负责。“个人也要转变观念,众所周知过去中国人喜欢存钱,很多人认为美国人基本上不存钱,实际上并不是不存钱,美国的养老金从开始参加工作时,这方面就开始储备。财富结构不同,还需慢慢调整。”他说。
叶海生表示,“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是全球很多国家面对的问题,不是中国独有的。所以现在只要我们努力,肯定能建好。”
文:魏薇 编辑:周月池 审校:常涛 李中元 封面图片来源:Pixabay 广告等商务合作, 看更多新鲜资讯请关注中新经纬视频号!